農婦撿到「怪容」女嬰,為養她,不得以送走親生兒子,經歷多次手術,變美後嫁聾啞大哥報恩:永遠陪伴家人

2022-05-07     言諾     8641

農婦撿到「怪容」女嬰,為養她,不得以送走親生兒子,經歷多次手術,變美後嫁聾啞大哥報恩:永遠陪伴家人

2006年春節剛過,18歲的王娜裹得嚴嚴實實,在父母的陪伴下來到口腔醫院。

當母親李景雲拿掉王娜的帽子和圍巾後,負責接診的劉彥普教授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她的臉仿佛被砸扁一樣,沒有上牙床,鼻子、顴骨和上嘴唇凹進去,在面部中間形成一個大坑。

王娜患上的是 「先天性雙側顴骨上頜骨缺失病」,被人稱作 「坑面女」

農婦撿到「怪容」女嬰,為養她,不得以送走親生兒子,經歷多次手術,變美後嫁聾啞大哥報恩:永遠陪伴家人

這是一種世界罕見的疾病,除了容貌恐怖,病人沒有咀嚼能力,語言和吞咽功能也受到障礙,此前並無治癒先例。

即使能做手術, 費用也要幾百萬元。

這對於貧寒的李景雲夫婦來說,無異於天文數字,他們渾身上下只有四處借錢才湊夠的20000多元。

而讓劉彥普意外的是, 王娜並非李景雲夫婦親生,而是他們撿來的孩子。

送走這特殊的一家三口後,劉彥普心裡五味雜陳,他決定走訪這戶農家,了解背後的故事。

沒想到一次探訪,竟引發了一場愛的接力,口腔醫院決定免費為王娜治療,開世界首例面部修復再造手術之先河。

李景雲一家的事跡也被媒體爭相報道,感動無數網友。

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坑面女」王娜在愛的澆灌下,重獲新生的故事。

1988年7月24日晚上,王友仁、李景雲夫婦正準備睡覺,忽然聽到大門口傳來一陣微弱的啼哭聲。

王友仁出門查看,只見一名女嬰躺在家門口的草垛上,正「哇哇」地哭著。

農婦撿到「怪容」女嬰,為養她,不得以送走親生兒子,經歷多次手術,變美後嫁聾啞大哥報恩:永遠陪伴家人

他朝四周打量了一圈,村子在夜幕籠罩下,一片靜寂,並無人影。

王友仁將女嬰抱回家,和妻子仔細檢查,發現襁褓里有一張紙條,寫著嬰兒的出生日期: 1988年7月23日。

李景雲已經生了2個兒子,看到這個剛出生第2天就被丟下的女嬰,頓時心生憐愛。

當時她的大兒子王軍12歲,是一位聾啞人;二兒子王彬才7歲,剛讀小學。

夫婦倆都是普通的農民,生活過得緊巴巴的,但是李景雲卻堅持要將女嬰留下來。

她對丈夫說:

「這麼小的孩子被人拋棄了,我覺得我應該好好愛她。」

王友仁也是個老實善良的漢子,點頭同意妻子的決定。

夫妻倆為女嬰起名叫 王娜。

為了不影響女兒以後的生活,他們決定保守住她的身世。

沒有母乳,李景雲就拿出積蓄買來一頭山羊,用山羊奶哺育王娜。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