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老人與海》:「現在不是去想缺少什麼的時候,該想一想憑現有的東西你能做什麼。」
人一旦非常在意自己缺少什麼,就會失魂落魄,感覺這也缺,那也缺,接著就會悲觀,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覺得別人對不起自己,覺得自己那麼好的人不該被冷落,覺得自己那麼有才,不該懷才不遇。
悲觀的情緒打開了缺口以後,就會排山倒海湧出來。或許你在這樣的狀態下覺得自己所思所想都有道理,但沒有實際意義。因為這是在怨天尤人,你不可能因為胡思亂想而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既然這種狀態對我們的身心不利,我們就應該有所克制。同時,要好好想想憑藉現有的東西能做什麼,哪怕你邁開步走出一米,也比你原地踏步要好;哪怕你腳踏實地多賺一塊錢,也比留在原地怨天尤人要好。
一個人過得好不好,能否戰勝挫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具備這種「自律」的心態。沒有誰的人生會一直順利,都會遇到挫折。如果一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那你過不上想要的生活也是活該。
下面這個女人對待自己的婚姻時,就用到了上面所講的「自律」,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東林老師,您好:
女人為了愛情奮不顧身,如果能得到幸福的婚姻,當然可以說女人應該為了愛情奮不顧身。但如果奮不顧身的結果是不幸的婚姻,為愛情奮不顧身就是一種盲目的表現。
我的婚姻經歷屬於後面一種情況,曾經我也堅信女人應該為愛情奮不顧身,堅信真愛能夠勝過一切,哪怕我婆婆從一開始就對我不好,對我爸媽不敬,我爸媽不同意我嫁給他,我還是一意孤行跟他結婚了。
我當時想得很美好,被自己奮不顧身的行為所感動。感動之餘,還同情男方,覺得單親家庭的他本來已經很可憐了,如果我離他而去,會讓我良心不安。
我自認為他會感念我的付出,認為他會知恩圖報,會把我當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然而婚後的事實證明,我為愛情奮不顧身,到頭來只感動了自己。
我不反對他對婆婆有孝心,但我受不了他不在乎我的感受。把婆婆接到家裡住,並不是一件小事,而他卻自作主張,不跟我商量就把婆婆接到了家裡。
我自欺欺人地想,既然婆婆已經來了,那就讓她住下吧!只要她能跟我好好相處,我不能有什麼怨言。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