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生在明星之家,也算是幸運,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成為星二代是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但有人歡喜有人愁,並不是每一個星二代都有光明的前途。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娛樂圈的10位星二代,看看他們的歸宿在何處?
第一位:謝霆鋒。
謝霆鋒1980年出生於香港,他的父親是香港演藝圈赫赫有名的「四哥」謝賢,母親是七十年代第一位港姐狄波拉。
謝霆鋒一出生就被光環圍繞,2歲那年就上了熒幕和爸媽一起合拍廣告,還上了TVB,可以說謝賢是全香港唯一一個一出生就獲得關注的星二代。
所以,謝霆鋒的成長之路一直不平淡,他習慣了被注視,很少體驗一個人的時光,16歲,謝霆鋒加入英皇,然後就開啟了演藝之路。
一出道就憑藉著第一張專輯榮獲各大獎項,成為登上頂峰的新生代歌手,引起很大轟動,18歲那年又靠參演《新古惑仔之少年激鬥篇》,拿到第十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
第二年,他主演的電影《半支煙》再次受到觀眾喜愛,還被第36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提名,十九歲,謝霆鋒每天面對的根本不是青春的煩惱,而是太多耀眼的光環。
似乎註定未來會是一個巨星。
他不僅紅遍香港,還紅到了兩岸三地,登上春晚,舉辦個人演唱會,掀起了全民追隨謝霆鋒的熱潮。
可以說,謝霆鋒是最獨特的星二代,很多人都以為謝霆鋒是靠謝賢才走到今天的,實際上他背後付出的努力少有人看到,如今謝霆鋒依然一直在努力,而且不斷在突破和進步,這才是真正值得我們去喜歡的星二代。
第二位:曾寶儀。
曾寶儀出生於1973年,父親是香港知名藝人曾志偉,她的成長經歷比較坎坷,雖然從小享受光環,但是4歲那年爸媽就離婚了,她和妹妹從香港搬到台北,跟著祖父母生活,整個年少時光都在寄人籬下中渡過。
後來在大學的時候進入學校話劇社,第一次接觸到舞台表演,她在同學們面前盡力隱藏自己是曾志偉女兒這個身份,不過卻遺傳了曾志偉的天賦,站在舞台上十分亮眼,加上長得高挑漂亮,被業內大佬看中,進入了真言社電視企劃部擔任執行製作。
大學畢業之後,開始從事電視幕後工作,參與導演了一些作品。
不過真正被大家認識,是在電視劇《八號風球的愛戀》,她在裡面飾演「花格」一角,還有在電視劇《名揚花鼓》中飾演「花鼓」。
她參演的很多電視劇都是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所以,當觀眾看到曾寶儀的第一眼都可以想起那些影視劇,但是卻並不知道,她原來是曾志偉的女兒。
不過,後來曾寶儀逐漸淡出影視圈,近幾年更是「消失」在大家視線中,2016年,曾寶儀參加了浙江衛視《熟悉的味道》第一季,之後就沒有作品推出。
或許是有了其他的安排,對她來說,不是承受不了星二代光環,而是更希望去平衡工作和生活。
第三位:楊玏。
楊玏出生於1987年,父親是著名演員楊立新,他比起其他的星二代,接受到更多的洗禮,比如他從小就在北京人藝里長大,每次來找爸爸,徐帆、宋丹丹、濮存昕最喜歡的就是過來捏捏楊玏的臉蛋,然後楊玏就在台下看他們演戲,看的十分入迷。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於是他從小就決定,以後一定要做一個演員。
21歲那年,楊玏去往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戲劇系學習,之後又轉到杜克大學戲劇系進修,2009年,楊玏正式進入演藝圈,參演了戰爭劇《歷史的進程》。
楊玏一亮相就引起眾多觀眾的追捧,雖然是演藝界新人,但是他的演技卻十分純熟,一點都不輸實力派演員,並且在出道的同一年,還擔任了《唐山大地震》的副導演,並且客串了一個角色。
2010年,楊玏又擔任了《非誠勿擾2》的副導演,之後被華誼兄弟給簽約了,並且開始進軍電視劇。
在電視劇《大丈夫》裡面,他飾演的趙康給觀眾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並且拿下了第17屆華鼎獎中國百強電視劇最佳新銳獎。
這個獎雖然不是最大的榮譽,但是對楊玏來說,也算是比較大的鼓勵和肯定,至少給了他信心,讓他明白楊立新兒子這個標籤完全可以拋開,去做自己,做一個最了不起的楊玏。
第四位:潘陽。
潘陽出生於1983年,她父親是知名的東北喜劇天王潘長江,耳濡目染之下,從小就具備了舞台表演天分,而且越長越漂亮,從個頭到樣貌完全繼承了母親,高挑、漂亮,和父親潘長江有著天差地別。
後來,潘陽進入軍藝,成為部隊文工團的一名成員,2006年,在首部喜劇電影《別惹小孩》中演唱了片尾曲。
2008年,潘陽發行了首張專輯《大道理》,不過反響平平,一直等到2010年,父親潘長江拉著潘陽在自導自演的《能人馮天貴》中,飾演了一個角色,並且憑藉著這個角色榮獲新農村電視藝術節最佳女配角稱號。
之後參演了多部經典影視劇,每一部作品,都可以看到潘陽的蛻變和進步,雖然不是最亮眼的一個,但還是能夠很好的把握角色。
不過,在潘陽心裡仍然把家庭看的很重,2012年,她嫁給了一個年輕帥氣的富商,2013年生下了一個兒子。
直到2014年,潘陽才復出參演影視劇,如今,她也會參加綜藝節目,比如2020年還搭檔鞏漢林的兒子鞏天闊參加了《歡樂喜劇人第六季》,給觀眾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或許未來,她一定會更加努力的給大家帶來更加優秀的作品。
第五位:車曉。
車曉出生於一個文藝之家,父親是知名演員車曉彤,曾經在《西遊記》裡面飾演過「金角大王」,母親是國家一級演員王麗雲,參演過的影視劇不計其數,相信觀眾對她一定非常熟悉。
看到爸媽在熒幕前的精彩表演,車曉從小就立志,以後一定要做一個演員,通過努力,車曉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之後參演電視劇《水兵俱樂部》正式進入演藝圈。
雖然她的演技有些生澀,但依然可以感受到她紮實的基本功,她的演技備受大家的肯定,不管任何性格的人物角色,她都能把握的很到位。
近幾年,車曉的名氣越來越大,熱度很高,積累了一大批粉絲,不過說起車曉,大家還是會想起她那段失敗的婚姻。
2010年,車曉嫁給山西首富李兆會,結果短短兩年時間,就走到了離婚的地步,雖然是和平分手,但依然引起了大家的猜測。
之後車曉並沒有過多的感情近況,而是繼續奮鬥事業。
任何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她或許對婚姻和愛情都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第六位:張默。
提到張默,總有著無盡的感慨,他6歲那年,父親張國立和母親羅秀春就離婚了,他跟著父親張國立一起生活,雖然享受到了物質的保障,但是卻根本沒有享受過多的家庭溫暖,張國立常年忙於工作,對張默陪伴很少,也導致張默成長過程中比較叛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後來他希望走上和父親一樣的道路,於是就考上了中央戲劇學院。
他的第一次亮相是在1997年,和張國立一起參演了《康熙微服私訪記》,雖然是龍套配角,但是也讓張默體驗到真正的演戲到底是什麼感覺。
2002年,張默參演了張國立自導自演的電視劇《我這一輩子》,在裡面飾演「順子」,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不過之後卻因為在中戲打人事件被開除了,這件事情當時引起了比較大的轟動,但還不至於讓他的前途毀掉。
後來還參演過諸多影視作品,在《濟公新傳》中擔任男一號,榮獲南方盛典2007年度最佳新人獎。
讓人印象更深刻的,是張默在《讓子彈飛》裡面飾演的「六子」,他的演技得到大家的認同,所有人都認為,張默完全有能力達到父親張國立的高度。
然而卻在2015年第二次犯下不可逆轉的錯誤,導致所有的口碑和人設一落千丈,從那以後,張默就像是消失在了影視圈,再也沒有了消息。
或許,張默需要用更多的時間來反思和沉澱自己,然後踏上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第七位:房祖名。
房祖名和張默有很多相似之處,他的父親是巨星成龍,母親是七十年代台灣知名演員林鳳嬌,不過他從小國外長大,所以成長環境有著很多的特殊性。
在異國他鄉的房祖名,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年到頭見不到父親一眼,有時候好不容易一年見到一次,聽到的都是成龍的責備。
所以從小房祖名和成龍的距離就比較生疏,不過,他還是和父親一樣愛上了影視表演。
2003年,房祖名參演電影《千機變2花都大戰》,在裡面擔任男主,開始活躍在影視圈,2005年,房祖名登上央視春晚舞台,一舉成名。
房祖名最受關注的一部作品,就是2007年和謝霆鋒、余文樂、吳京合作的《男兒本色》,他在裡面的演技給觀眾留下十分深刻的記憶。
雖然演技並不能稱得上很好,但至少將這個角色人物給刻畫的活靈活現。
可惜的是,2014年因為一個錯誤而跌落谷底,當時很多人對房祖名投來鄙夷的眼光。
作為父親的成龍,也很慚愧沒能教育好兒子,並且一直給予兒子翻身的機會,2016年,他在電影《鐵道飛虎》中找來房祖名作為配角,父子搭檔讓觀眾眼前一亮。
不過,現在成龍已經一把年紀了,或許房祖名也是時候承擔起這個擔子了。
第八位:李小璐。
李小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演員,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母親張偉欣也是一個知名演員。
張偉欣曾經是中央歌舞團的舞蹈演員,參演過很多經典影視劇,比如故事片《鄉音》,她在裡面飾演「陶春」,這部影片榮獲文化部優秀影片獎二等獎、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而張偉欣也因此一舉成名。
之後陸陸續續也參演了一些經典影視作品,比如在《奮鬥》裡面還飾演了陸濤的媽媽,恰好她的女兒李小璐在裡面擔任女主之一,只不過當時很少有人知道她們是母女。
2010年,張偉欣參演的《浮出水面的影子》榮獲多個重量級獎項,而她也成為國際影后。
張偉欣一生從未放棄表演,只不過後來多半是參演配角,而她也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女兒身上,她還擔任過女兒的經紀人。
李小璐是一個童星,3歲的時候就參演了第一部作品,七歲那年,她參演的劇情片《天浴》讓她奪下「影后」,成為影視界最小的影后之一。
可以說,在李小璐的成長道路上,一直都被光環包圍著,但她對表演的熱愛也掩蓋不住,之後很多奪下的榮譽,都是她自己憑藉著努力拿到的。
短短十幾年時間,李小璐已經成長為新一代偶像明星,可惜的是,她卻因為個人感情問題,而毀掉了人生,毀掉了幸福的家庭。
如今提起李小璐,依然有很多觀眾投來鄙夷的眼光,但是對李小璐來說,失去幸福的家庭讓她更加悲痛。
不過一切都已經註定,她再也沒有辦法回到昨天,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然後好好面對以後。
看完以上八位星二代,心裡十分感慨,按道理,他們應該都會擁有一個很好的前途,為什麼最終卻有那麼多人走到了懸崖的邊緣,最後跌落谷底,或許說到底是因為承受了難以承受的東西,光環是有代價的。
他們的結局就是他們自己承受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