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劉怡,和老公在省城上班,老公是一名律師。
老公有個弟弟,叫趙康,他大學畢業後,就去做房產中介了。趙康口才好,人很圓滑,業績不錯,還在縣城全款買了兩套電梯房。
我公婆很偏心趙康,因為他嘴甜,即使什麼都不做,動一下嘴皮,就能把公婆哄得心花怒放。
老公人很實誠,比起說,他更喜歡做。可即便他做再多,公婆也覺得他不如趙康好。
2
幾年前,婆婆說周圍鄰居都蓋樓房了,讓我們也幫他們蓋,他們年紀大了,居住條件好點,好養老。
有個親戚是專門蓋房子的,根據我們地基的面積,他預估了一下,蓋好房子加裝修大概要40萬。
也就是說,平攤下來,我們和趙康一人要出20萬。
婆婆卻不這麼想,她說:我們在大城市,掙錢容易些,老二家困難一些。讓我們出30萬,老二出10萬。
我聽完覺得很不舒服,提高嗓音懟道:老二如果沒錢,他能買得起幾套房子?我們雖然在大城市,現在住的還是80多平米的兩居室,都是在湊活。
婆婆臉色陰沉下來,她著我說道:我們還沒死呢,讓你出點錢蓋房子,就這樣推三阻四的了。接著,她又哭了起來,說自己命苦,現在還沒老,就做不了主了。
老公見我們要吵起來,把我拉到一邊。商量到最後,我們提出,可以出30萬。但這個小樓房,我們得兩層,老二家得一層,到時候家私電器也由他們買。這是我們做的最大讓步了。
趙康剛開始還不肯,見我態度很堅決,他才點頭。
當時農村的房子還沒有房產證,我們準備擬一個協議,讓趙康簽。公婆不肯,說我們在大城市待久了,變得一點人情味都沒了。這樣的行為,簡直是離間兄弟感情。
我老公是個重感情的人,就答應先不簽了。
3
前年,我看朋友圈有幾個老家的人,都在曬產權證。一問才知道,農村的房屋現在也都進行產權登記了。
婆婆怎麼沒和我們講過?我意識到情況不妙,心裡一陣慌,和老公商量後,馬上請假回老家了。
剛開始婆婆支支吾吾不肯說,總轉移話題。後來,她才告訴我們,房子登記在趙康一個人名下了。
我氣得不行,厲聲質問道:我們出了大半的錢,連個名字都不配寫?既然房子寫老二一個人的名字,那把30萬還給我們。
趙康好像聽了什麼難以置信的事一般,說我無理取鬧。婆婆還想用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把戲來威脅我們,幫助老二。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