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口袋裡的錢不多,她便回到老家來。
回來時,剛好趕上農忙,人們都在田裡熱火朝天地收割稻穀,我媽和外婆也不例外,每天起早貪黑趕著做,生怕下雨了稻穀爛在田地里。
小姨根本不理這些,把自己關在臥室里看瓊瑤岑凱倫的言情小說,每天睡到日上三竿,外婆中途回來喊她起來幫忙煮粥做早餐。
她嘟噥幾句,說我想減 肥不吃飯,要吃你們自己做,都這個時候了還硬撐著不吃早餐,活該你們餓肚子。
外婆氣得罵她這麼懶的女孩子,將來有哪個婆家敢要你做兒媳婦?小姨也不生氣,嘻皮笑臉地說想追我的男人不止一個加強排,用不著你瞎操心。
奶奶說她多了,她覺得不耐煩,便跑到縣城裡外公單位分給他的房子裡,跟一幫城裡的男男女 女瞎胡鬧,吃穿方面自有這幫男人給她解決。
整個農忙收稻穀期間,小姨沒有正經干過什麼活兒。
我媽後來嫁給了開農用拖拉機的我爸,兩人都是勞碌命,每天起早貪黑,常年累死累活的干,終於在小鎮上建起了一座裝修漂亮的四層樓房。
這下輪到外公外婆為小姨發愁了。
小姨還是一如既往地在城裡胡來,男朋友換了一個又一個,我大舅在水電局上班,早已經結婚生子,並在縣城裡安了家。
外公外婆讓大舅和舅媽勸勸小姨,說不要再繼續胡混了,找個正經點兒的男人嫁出去,女孩子上了年紀就不好找 男人了。
整個縣城也就這麼大,但是大舅就是找不到她,常常有好長時間都沒有見她露面,害得外婆還以為她被哪個壞蛋拐到哪個邊遠山區去了。
在小姨26歲那年的中秋節,她突然帶了一個衣著淳樸,看起來有些憨厚的小伙子回來,說是她的男朋友,兩人是真心相愛的。
幾乎所有人都眼睛一亮,不相信小姨說的是真話,因為印象里她結交的男朋友,不是穿喇叭褲花格子上衣,就是留長頭髮戴墨鏡的小伙子。
原來小姨跟這幫街痞小混混玩夠了,想換個口味,找個正經點兒的男人,剛好這個憨厚的小伙子死心塌地地愛上了小姨,對小姨服服貼貼唯馬首是瞻。
這個憨厚的小伙子就是我後來的姨丈,他的父母出資給他在城裡開了個摩托車維修店,當時摩托車才開始流行,生意還不錯。
姨丈的家人以能夠攀上外公家這門親而感到榮幸,生活中從來不敢怠慢小姨,洗衣做飯甚至看小孩都用不著小姨操心。
小姨又回到了青年時期那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好在小姨的肚子很爭氣,一口氣給夫家生了兩個雙胞胎兒子,這讓三代單傳的夫家高興得合不攏嘴,小姨在這個家的地位更加高了。
相比之下,我媽 的命運就顯得不那麼好了。
在我媽36歲那年,父親在一次出車拉貨時翻下了斜坡,身子被木頭夾住動彈不得,等搶救過來,下半身已經失去了知覺,也就是高位截癱,只能坐輪椅了。
為此我媽過上了守活寡的生活,直到她五十多歲時我爸病故,她的日子才過得輕鬆一些。
作為女兒,我知道媽媽多年來的苦,勸她重新找個疼她愛她的男人,好好地經營後半生,度過一個愉快的晚年。
可是我媽總是以弟弟未娶到媳婦為由,一拖再拖,直到現在六十多歲,她已經成了奶奶,可是生命中的「貴人」依然沒有出現,看來是遙遙無期了。
相反,小姨卻一直過得順風順水,她的兩個兒子也爭氣,大學畢業後,一個考上了編制,一個在某外資企業工作,待遇比那個事業編的還高。
兩個孩子都有了女朋友,即將在今年底成婚,小姨離當上奶奶的日子應該不遠了。
結束語:
俗話說:懶人自有懶人福, 一日清閒一日仙!
縱觀小姨的整個一生,幾乎沒有哪一天吃過苦受過累,不知道人生的愁滋味是什麼。
而我母親,一生勤懇要強,從年輕操勞到老,中年時還因為我父親的身體而困苦不堪,到了晚年也沒有過上幾天舒服的日子,想想這人的命運何以會是這樣的不公平。
不知誰能夠給予解釋清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