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知道小雲的顧慮後,笑著說:「瞎操心什麼,你嫁了進來,我們就是一家人,對你好是應該的。」
小雲聽了很開心,就更安心了。
可是,接下來就不對勁兒了。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小雲生產完後,婆婆首先關心的是孩子是否健康,聽到醫生說「母子平安」,才笑呵呵的。只有丈夫和娘家先去關心小雲的狀態。
產後坐月子,婆婆對待小雲的態度和以前比更是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小雲月子期間,婆婆總是做白粥煮白菜。
小雲說:「媽,我想吃點鹹的辣的肉。」
婆婆拒絕,說:「小雲,白粥煮白菜好消化,鹹的辣的不利於你身體恢復,得忌口。而且我還得照顧孩子,很累的,你體諒體諒我哈。」
小雲無語,要不是身體不利索,自己就起來做飯了。
丈夫因為工作原因,早上走得早,中午不回來。也就是說,丈夫出家門了,晚上才能回到家,也不能給小雲做飯。
小雲讓丈夫當中間人,去和婆婆溝通,但是婆婆馬上就會反駁,丈夫就不說了。
丈夫跟小雲說得「媽說的也沒錯,吃點清淡的好消化,你看你孕期不也總是吃不下東西,現在咱好好養養。你要是餓得很了,點外賣吧。或者你跟我說,我晚上給你做飯。寶貝,咱就堅持堅持哈。出了月子,我帶你吃大餐。」
小雲嗤道:「吃大餐?到時候媽要是說,都生完孩子了還吃什麼吃,咱怎麼辦?」
丈夫只是拍拍小雲的背以作安撫,說:「不會的。」
小雲看著丈夫,恨鐵不成鋼。
之後婆婆依舊總做白粥煮白菜,小雲無奈,只想著先養好身體,其他暫時按捺住不說。
後來,疫情期間,婆婆陽了,沒力氣下床。小雲知道,機會來了。
小雲主動提出來要照顧婆婆,心裡想著:「哼,也讓你嘗嘗『美味』。」
接下來幾天,端到婆婆面前的飯全是白粥煮白菜。
婆婆很不滿,她質問小云:「小雲,怎麼成天都是這個飯,咋不換個樣式?我嘴裡沒味道,你看看菜譜做些好吃的。」
但小雲原話奉還:「婆婆,白粥煮白菜好消化,鹹的辣的不利於你身體恢復,得忌口。而且我還得照顧孩子,很累的,你體諒體諒我。」
婆婆很生氣,向兒子告狀,結果兒子也無可奈何地說:「她是在報月子仇。」
03
婆媳關係聽著很複雜,但處理辦法也有章可循。
一:婆媳真心相待
兒媳剛嫁進來,有的婆婆總感覺家裡進了個外人,對兒媳不那麼熱絡,甚至提防。
這樣的話,兒媳也不傻,自然能感覺到婆婆的生疏。
其實,兒媳嫁了進來,大家就成了一家人,一家人何必分親疏遠近。
婆婆年輕時,也是從娘家嫁到一個陌生的家庭,也經歷過兒媳如今經歷過的,如今只是多年媳婦熬成了婆。
兒媳也要想想,如何同婆婆培養好感情。畢竟兩者都是女性,有很多共通的地方,總是容易共情的。
否則,一方對另一方不好,日子長著,另一方到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冤冤相報何時了?
婆媳懂得換位思考,凡事商量著來,即使做不到親母女那般親近,至少日子過得舒心一些。
二:丈夫充當好潤滑油
既是母親的兒子,又是妻子的丈夫,作為母親和媳婦之間紐帶的男人,自然有義務充當婆媳關係的潤滑油、調節器。
有的男人面對妻子的抱怨,會覺得,妻子讓他夾到中間,讓他去溝通就是在為難他,讓他當 「夾心餅乾」。
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不想管事,兩邊都不想得罪,覺得反正自己也不會受到妨礙。
一味地迴避問題,問題自然得不到解決。
於是這個中間人放任的態度使得婆媳矛盾繼續發展甚至於成為夫妻離婚的主要原因。
婆婆和兒子親近,兒媳也和兒子親近,那麼由兒子這個中間人進行周旋、溝通、疏導,相信很容易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那些婆媳關係很好的家庭里,可以看見兒子在中間積極調節的功勞。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