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好欺負,哭都不敢大聲音」兒媳坐完月子,哭的人換成了婆婆
01
婆媳關係一直是近年來人們討論的熱點話題,一談到婆媳關係,已婚人士滿面愁容,未婚人士聞風喪膽。因此,慢慢的,婆媳關係也成了人們畏懼婚姻的其中一個因素,結婚率下降的同時,離婚率也不斷提高。那麼,到底怎樣的婆媳關係是好的呢?又是哪些原因會讓婆媳關係破裂呢?
曉琴(化名)是個善良又賢惠的姑娘,雖說收入不算太高,但工作也還算穩定,從不伸手問家裡要錢,十分懂事。也就是她這樣賢淑美好的女人形象,吸引了她的丈夫,王磊(化名)。
王磊年紀輕輕,卻已是一位企業老總,經常忙碌於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家裡的事無閒操心。也因如此,王磊和曉琴結婚後,希望曉琴當一名全職太太,掌管家中的事,照顧好家裡和自己的媽媽,也就是曉琴的婆婆足矣,讓王磊回到家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
王磊是個可靠的男人,自談戀愛時起,就對曉琴十分體貼,小到口味,大到生活習慣,王磊都能熟記在心,並且還會時常送些小禮物給曉琴,哄她開心。除了生活中的悉心照顧,安全感和儀式感也是一樣沒少。
自然而然,有這樣一個踏實可靠的丈夫,當一名全職太太,曉琴也是願意的。
她原以為溫馨的婚姻生活從此就要開始了,卻不知道,還有一個婆婆,「等著」她。
剛結婚沒多久,婆婆就總是三番五次找媳婦的茬,衣服沒洗乾淨、做飯不及時…,挑著曉琴的各種刺,更是在兒子王磊不在家的時候,欺負曉琴,永遠對曉琴板著臉。
原來,婚後,家裡的一切收入來源都來自王磊,婆婆對此十分不滿,覺得曉琴配不上自己的兒子,因此總是想盡辦法刁難著她。
曉琴念著丈夫王磊在外工作辛苦,面對每天繁忙的事務,壓力已經很大,不想再讓丈夫在家裡的事情上分心,所以當王磊回家時,對於婆婆欺負自己的事情,曉琴從來都是閉口不提。
有時候委屈極了,曉琴也只是回房間偷偷的小聲哭。婆婆還嘲笑著:這兒媳婦真好欺負,哭都不敢大聲音。
後來,曉琴生下了一個女兒,本就重男輕女的婆婆,更不樂意了,不但不疼愛自己的孫女,還仗著曉琴不敢跟自己丈夫訴苦,不斷展現著自己的蠻橫。
待曉琴坐完月子後,婆婆對這個,整天抱著女兒在自己眼前晃悠的兒媳婦更加看不順眼,她不僅欺負曉琴,還開始欺負曉琴的孩子。
孩子可是自己的寶貝啊!曉琴再也忍不了了,對自己百般刁難也就算了,欺負自己的孩子,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已經出月子的曉琴,見到孩子被欺負,她徹底爆發了,和婆婆大吵了一架,把婚後婆婆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全都告訴了丈夫王磊。
王磊聽了大為震驚,他這才知道,自己以為溫暖和諧的家,原來是靠妻子曉琴不斷的容忍和忍讓換來的,自己的妻子默默承受了那麼多委屈和傷害,自己的母親原來是這麼過分。
曉琴讓王磊抉擇,選擇自己和孩子,還是選擇母親。王磊得知母親這樣欺負妻女,內心十分的氣憤,選擇趕走了母親。
這時的婆婆,才認識到自己的過錯,被兒子趕出家門,急得直跳腳,嚎啕大哭,但現在說什麼都為時已晚了……
02
從曉琴身上,可以得出兩個啟示:
一:沒有鋒芒的善良就是「軟柿子」。
從小到大,每個人都被教育「要善良」,但是卻沒有人教授要怎麼善良。一味的善良、一味的為他人著想是不可取的,善良也有著其特殊的條件。
善良應該是有鋒芒的,應該是有前提條件的,如果被對方欺負了還善待對方,這不是善良,是傻。善良是,你不傷害我甚至善待我,那麼我就善待於你。
沒有鋒芒的善良就會被別人當成「軟柿子」,久而久之,這種善良就會被當作是理所應當,就會成為好欺負的標籤。
時常可以在街邊看到乞討的老人,我們伸出援手,從兜里掏出一塊錢遞給他,這是善良。
看到一個孩子站在路中間大哭,幫助他找到他的家長,這也是善良。
當我們去做這些事的時候,我們是不求回報的,我們是善良的。但是這是在一個潛在的前提下完成的,那就是,自己不會受到傷害。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