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不幫我弟就離婚」妻子回娘家住,後來想回家卻無家可歸了
故事:「不幫我弟就離婚」妻子回娘家住,後來想回家卻無家可歸了
徐大姐和丈夫是在朋友的介紹下認識的。
兩人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感覺。相反,徐大姐對初次見面的丈夫還有些不滿。一般初次見面,男方多應該主動一些,可是話特少,徐大姐問一句他才會答一句。如果徐大姐不說話,就立馬冷場,場面一度尷尬。性格內斂,不善言辭,穿著也很隨意,仿佛不怎麼重視這次見面。因此,徐大姐也沒抱太大希望。
不過徐大姐覺得總不能一次見面就把人否定了。
後來的幾次接觸,徐大姐漸漸對他有了改觀。由於家境一般,他在工作之餘還會去做兼職。那時候,大排檔生意火爆,許多家開大排擋的都在招打雜的。他就去應聘做起了兼職,勤勤懇懇,吃苦耐勞。
雖然生活很苦,但從未抱怨過,也沒放棄過努力。
他從未主動提過,她也是偶然得知的。
那次,徐大姐晚上和朋友出去小聚,恰巧到了他兼職的大排檔。
徐大姐一眼看到了他,本想給他打招呼,但看到的眼神的慌張,就沒再打招呼 估計是覺得有些丟面子。
後來徐大姐找到朋友簡單問了他的情況,了解到他真的是很有責任感、上進的一個男孩子,為自己的家庭付出了很多。
徐大姐覺得他是一個值得託付的男孩子,雖然現在條件一般,但勤勞上進一定會讓他越來越好。
就這樣,徐大姐決定,要把他追到手。
徐大姐了解了丈夫的性格之後,很快也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兩人交流也越來越多,很快
在徐大姐的努力下,兩人走到了一起。
兩人也到了要結婚的年紀,由於男方家庭拮据,只能拿出一萬六的彩禮錢。
這下徐阿姨犯愁了,怕爸媽會不同意這門婚事,做了多次心理建設之後,主動找爸媽商量此事。沒想到的是爸媽很通情達理,覺得彩禮多少不重要,更看重的是人品,只要他值得託付,只要女兒幸福就可以。
徐阿姨很是感動,想著以後也得好好孝順父母,多幫襯幫襯家裡。
結婚之後,徐阿姨也沒忘記孝敬、幫襯自己父母。徐阿姨想著家裡弟弟還在上學,父母年紀也大了,能掙得錢有限,家裡也有很多要用錢的地方,也不想父母那麼辛苦!
徐阿姨當時一個月工資三千多,雖然工資不高,也會選擇每個月給自己父母打一千二過去。一方面是幫襯父母 一方面是扶持還在上學的弟弟去,自己不能在父母身邊盡孝,那就多在物質上幫助他們,減輕他們的一些壓力。
丈夫也知道這件事,但也從沒多問過。徐阿姨就得丈夫可能也覺得自己之前對娘家有所虧欠,是默許這件事的,是理所應當的。所以一直也沒放在心上。
丈夫依舊努力地工作著,趙阿姨也是邊上班邊盡心去打理著家裡的一切。雙方都在為更好的生活努力著。雖然也有很多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大吵小吵都有。但每次都是丈夫選擇低頭,徐阿姨也很欣慰,覺得丈夫能看到自己的操勞,也足夠在乎自己。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日子過得很快,一年半之後,兩人有了孩子,是個男孩。徐阿姨和丈夫都很開心。不管咋樣,家裡總要有個男孩延續香火。第一胎就是男孩,很合兩人的心意。
不過後來,兩人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分歧。趙阿姨想著再要一個女孩,這樣孩子以後不會孤單,兄弟姐妹之前也能有個照應。
可丈夫卻不這麼認為,覺得家裡條件來就一般,好好把兒子養大,把兒子培養的優秀一些,就可以了。
徐阿姨一直贊同的是窮養兒,富養女,而丈夫卻覺得男孩女孩都一樣,一定要給他們比較好的生活條件,這樣以後到了社會上才不會輕易受到誘惑,不至於走上不好的道路。
兩人的育兒觀點有了很大分歧,經常因為啥這些事鬧矛盾。生活的鎖碎小事兒早已磨滅了他們的溫柔和耐心,生活卻少了本就不多溫馨,更多的是鍋碗瓢盆、磨擦爭吵。
為了生活、孩子的未來,兩人還是忍辱負重,吃努力地工作和生活。
即便家裡也不富裕,徐阿姨還是照常給父母打錢,多了就多轉,少了就少打,但一直沒斷過。
直到弟弟畢業了兩年後,還帶了自己的對象回家見父母。
女孩是弟弟的大學同學,兩人已經相處了三年多的時間,也到了適合結婚的時候了,但是結婚少不了要買房以及籌備彩禮錢。
弟弟工資本來也不多,一個月也就三千來塊錢,加上談戀愛,也沒存多少錢,就找爸媽要。這下子,徐阿姨的爸媽也很發愁,家裡確實也沒那麼多的存款,付個是幾萬的首付勉強還夠,但是好幾萬的彩禮可就拿不出來了。
弟弟不理解,當時上大學等我生活費一個月就有一千多的生活費,同學朋友都很羨慕自己,家裡有錢,怎麼現在就不行了。自己女朋友也是和自己一個大學的,也認為自己家境很不,錯,現在連個彩禮錢都拿不出開,讓女朋友怎麼看自己,還怎麼結婚呀!
徐阿姨的爸媽告訴弟弟,那都是靠姐姐的接濟。現在一下子是真拿不出來太多錢。
無可奈何,弟弟撥通了姐姐的電話。
徐阿姨知道了這件事也很是著急,這結婚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兒,馬虎不得,說啥也得好好想想辦法。
徐阿姨的錢都是自己存著,丈夫的錢則是用於日常的生活開支後,剩餘的存到卡里,兩人都是各自保管。
但是自己的存錢也不多,徐阿姨就給丈夫商量先一塊拿出幾萬塊錢給弟弟就救急。
沒想到的是,丈夫死活不同意,兩人大吵了架。
丈夫知道這件事兒後,立馬表明態度說:「這件事不好商量,從結婚到現在,你往娘家打錢我從未說過啥,你拿自己的錢給娘家也就算了,我用自己辛辛苦苦掙得錢維持生活,現在你還要我也出錢,咱家就不用生活了嗎?」
徐阿姨爭辯道:「弟弟遇到難處,我們現在生活也還好,我們作為家裡人幫忙不是應該的嗎,況且那時候你拿不出彩禮錢的時候,我家裡也沒為難你啊,你要不同意,咱就離婚吧,我這幾天回娘家住,你自己好好想想」
徐阿姨就回到家裡,想著也就兩三天,丈夫肯定會給自己打電話低頭認錯,肯定會回心轉意的。
徐阿姨也沒把事情想的很複雜,像往常一樣,白天去工作,晚上回到家幫父母料理部分家務,時間過得很快。
一晃兩個月時間都過去了,也沒接到丈夫的電話,徐阿姨覺得不對勁兒。
於是,給丈夫打電話,丈夫沒有接,想著可能丈夫正忙著工作。
接著,徐阿姨找主管請假,匆匆回到家裡。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應。
徐阿姨又給丈夫打了電話,準備給丈夫示示弱,想著這事兒也就過去了,以前總是丈夫低頭,這次就算不是自己的錯,也得給丈夫點面子不是,男人總是要自尊的嗎?
說不定再說說好話,丈夫於心不忍也就同意了。
終於,撥通了電話,丈夫不說話,徐阿姨主動溫柔地說:「對不起,老公是我錯了,是我太衝動了,我應該多顧及你的感受的,咋有事兒好好商量好不好,我不鬧了,你忙完了趕緊回來吧,我在家門口等著你呢」
丈夫則冷冷地說:「我想好了,你要離婚,我沒意見,租的房子我已經退了,你趕緊回娘家去吧,我打算自己和兒子再買套房子住,哪天你確定好時間,我們辦理下離婚。」
徐阿姨一下癱了,仿佛渾身的力氣都耗竭了。怎麼也沒想到,丈夫會這樣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