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上個老年大學,排遣一下孤獨,也未嘗不可。
總之,不要閑著,否則很容易心理崩潰。
03 金錢上的挑戰
多數人在退休之後,都會迎來收入下滑。
畢竟,退休後不幹活,那自然是收入低了。
這個時候,老人往往還要面臨子女的求學、買房等開支,日子會非常緊張。
所以說,如果還遠未到59歲,那就儘早準備好。
如果已經到了59歲,那就節約開支,不要衝動消費。
畢竟,接下來你用錢的地方,還非常多。
我父親的幾個同事,雖然都退休了。按理說,應該安度晚年了。
但是這幾個人,都很寵自己的兒子。明知道自己經濟條件不足,還非要給兒子買很大面積的房子,很高級的車子。
最後導致自己退休金緊緊巴巴,積蓄也用掉了不少,難受極了。
這就是典型的衝動消費,不為長遠打算。
人到晚年,賺錢能力不比從前,錢要省著點花。
多花點在營養健康上,少花點在那些沒用的臉面上。
那些東西就是一時痛快,但卻給自己造成財務風險。真的沒必要。
你說對嗎?
文章參考:今日頭條
在展開話題之前,說一個真實的故事。
有一個叫孫悅的女孩,老家在湖南永順。父母在深圳落腳之後,一家人隨遷到深圳。
2007年10月9日晚,在南山區開包子鋪的爸爸孫海洋發現四歲的兒子孫卓被拐了。之後,一家人開啟了找人的模式。
一個好端端的家庭,變得支離破碎。這一幕,讓孫悅不知所措。
時間一晃就過了十四年。在警方的幫助下,孫卓失而復得。
孫卓回家那天,作為姐姐的孫悅遠在新加坡讀研。
接通了視頻電話,孫悅說:「我是姐姐......」她忽然發現,自己泣不成聲,想好的話,怎麼也說不出口。
或許,唯有眼淚,才能證明姐弟倆的真情。
回到現實生活,我們的情感,就像迪克牛仔唱的那樣:「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願意等待,當懂得珍惜以後歸來,卻不知那份愛會不會還在......」
時光如白駒過隙,父母過世後,兄弟姐妹都老了。
可悲的是,有的兄弟姐妹,借著父母過世的機會,就徹底斷交了。他們並不知道,親情極少有機會——失而復得。不是誰離家出走半生那麼簡單。
一別永別,是人生的常態,再無奈,也要接受。
再往後,我們更好了,看著兄弟姐妹逐一過世。此刻,看看家庭的各種關係,手足的親情,你一定會發現以下幾個真相。
01
爭什麼?爭來的都會失去。
古時候的皇帝,被稱為「萬歲爺」。可是他們只有幾十歲,活一百年都難。秦始皇派人去找長生不老葯,但是葯還沒有找到,人就已經離去了。
生死是一種歸途。就像詩人說的:「死如秋葉之靜美。」
安靜地離開,才是最佳的活法。如果你和兄弟姐妹吵鬧,說明你沒有活明白,不知道錢財是身外之物的大道理。
我的大伯母,大半生在農村,因此很希望自己能住大房子。祖母過世後,大伯母一定要獨佔祖輩的房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