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的傾訴:住過兒子家和養老院,才發現餘生最好的歸宿在哪

2023-01-12

一位母親的傾訴:住過兒子家和養老院,才發現餘生最好的歸宿在哪

導語

「人到晚年,哪裡才是我們最好的歸宿?」

一說到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會覺得,最好的歸宿當然是和子女同住。一般來說,子女家確實是很多老人夢寐以求的養老福地,因為我們生兒育女最大的期望,就是為了「老有所養、老有所依」,所以和子女同住養老,就成了很多父母心中最好的歸宿。

但也有不少老人會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願意和老人同住,即使願意同住,這住久了也會矛盾多多。所以,不少有錢的老人,都會選擇去養老院養老,這幾年養老院也一度成為老年人心中養老的最好選擇。

那麼養老院養老跟子女家養老相比,哪種養老場所會是最好的呢?一位72歲老人陳大媽,這樣傾訴道:「住過兒子家和養老院後,我才發現自己餘生最好的歸宿在哪!」下面就來聽聽陳大媽的故事。

72歲陳大媽的自述:

大家好,我是陳大媽,今年72歲,是一名退休老人。

年輕的時候,我覺得我的生活是很幸福的,甚至覺得會一直幸福到老。當年,我從農村出來,嫁進了城裡,過上了令人羨慕的城市生活。我也嫁給了一個很有出息的老伴,他是某國營單位的小領導,我的工作就是他安排的。

結婚後,我們生育了一個兒子,由於生育的晚,就成了唯一一個孩子。不過,獨生並沒有影響我們的家庭幸福,反而覺得一個孩子,生活壓力沒那麼大,而我也因此沒有成為家庭主婦。那時候家公家婆都還健在,一個孩子扔給他們帶養,我和老伴就負責工作掙錢。

老伴是大學生,在單位發展很快,沒幾年就是晉升一個職級,還沒到50歲,就坐上了管理層,工資蹭蹭的漲,我也跟著很吃香。家裡的生活也變得更加美滿,買房買車,到處旅行玩樂,讓我過足了幸福的生活。

退休後,我們過得更是自在,老伴每個月5000多的退休金,我每個月也有3000多,每年都在漲。而我們的兒子,早早在外成家立業,生了孩子也不用我們帶。不用工作,也不用帶娃的我們,每天不是去公園跳舞,就是去打牌,要麼就去旅行,或者會去上上老年大學。

經濟上也沒有什麼煩惱的,每個月那麼多退休金,怎麼用也用不完,該吃吃該喝喝的,一個都沒省,這樣的生活著實讓不少人羨慕不已。

原以為我會和老伴這樣一直幸福生活下去,相守到終生。誰知,8年前的一個早上,老伴卻因病離我而去了。老伴的離開,讓我很受打擊,傷心了好幾天,夜夜沒合眼的我,最終也病倒住院了。

生病住院的那段時間,幸好有兒子兒媳的陪護,才讓我的心情緩了過來。也因為看到兒子兒媳的孝順,我覺得老伴走了,我的餘生就要交到兒子手上,跟著他們一起生活才會過得幸福。於是,就提出要去兒子家生活。

當時兒子兒媳倒沒有拒絕我,還很爽快的把我接到了家裡。來到兒子家後,他們夫妻倆也是為我忙前忙後,給我置辦了很多東西,什麼按摩椅、洗腳桶、老年KTV等等,兒媳更是體貼,給我買了很多衣服,過去我在家裡穿的舊衣服,通通被她換了個遍,讓我一個老太太,搖身一變成了精緻的中年婦女一樣。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在兒子家的頭一陣子,我倒是生活的很開心,但是生活久了後,卻發現在兒子家並不是很自在了。

說是跟兒子兒媳同住,其實每天還是我一個人生活一樣。大孫子那會兒讀初中,寄宿在學校,一個月回來一兩次,而兒子呢,在城郊的工廠上班,每周才回來一次,而每次回來不是應酬,就是在家睡懶覺,休息也很少能和他坐下來吃飯。

兒媳呢,雖然說在家和我相伴,但她也有工作,而且下班之後,她也經常去跟朋友同事逛街吃飯,常常把我一個人扔在家裡。她會給我很多錢,叫我去外面吃,或者叫我自己買點熟食吃,但是一個人吃飯,給我再多錢的也是孤獨的。

所以,他們一家子都沒時間留在家裡陪我,每天我就一個人生活似的,自己做飯自己過日子。身邊也沒有幾個熟悉的朋友,這樣的養老生活,讓我過得很乏味,又很痛苦,感覺被世界淘汰了一樣。

後來,我在電視新聞里,看到了附近一家養老院的宣傳廣告,發現裡面的環境很好,又有很多老年人在裡面生活,每天一起唱歌跳舞,打牌下棋,還有各種娛樂設施,更有專業護工伺候。這個入住費用,也不貴,一個月才幾千元,我自己的退休金就可以承擔。

所以,我就跟兒子提出,想去養老院養老。剛開始兒子是很不同意的,覺得我去養老院,他會被人戳脊梁骨。畢竟有兒子的,還去養老院,真的會讓人笑話。

當我說了在家的無聊和孤獨後,兒子兒媳也深感愧疚,覺得我或許去養老院,會比我在這個家生活要自在的多,畢竟養老院裡有那麼多老人,一起陪伴生活。就這樣,他們同意了我去養老院,也約定每個月回家一次。

本以為我在養老院的生活,會像宣傳廣告那般生活的很自在,可是真的住了一段時間後,卻讓我感到後悔了。

養老院裡的老人是很多,但都是一群老弱病殘的,沒幾個像我一樣還健康的老人。每天和一群帶病生存的老人生活,不由得讓我心中感到恐慌。尤其是見到了幾位老人的離去後,更讓我生活不安。

裡面的養老設施是很不錯,可是一起使用的老人也很多,也就時不時會發生一些矛盾,互相算計和捉弄的事情,也時常發生。養老院是有護工伺候,但一層樓好幾個宿舍,才配備一個兩個,壓根得不到多麼體貼的照顧,頂多就像學校的里生活老師,管理我們日常作息而已。一有啥突發情況,他們也只會叫老人的子女來解決。

裡面的飯菜呢,特別注重養生,幾乎以素食為主,少油少鹽少葷腥,對於一些忌口的老人,確實很好,但對於一天不吃肉,就受不了的我,簡直就是煎熬。

後來,我住了三個月吧,就瘦了6斤多。而且還和幾位老人有了矛盾,經常互相爭鬥,無奈之下,我選擇離開養老院,感覺來這裡沒有享受到什麼,反而讓自己受氣受難了。

離開養老院,我也不想去兒子家,就自己回到老家生活。也許是經歷了養老院養老,和兒子家養老後,讓我發覺,其實一個人在家生活,反而更自在和輕鬆。

周邊有熟知的鄰里朋友,可以約在一起打麻將、唱歌跳舞,自己有錢,想去幹嘛就幹嘛,在家裡想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雖然一個人生活是有點孤獨,但也好過在養老院裡跟一幫老弱病殘生活在一起,更好過在兒子家,被迫孤獨生活要適應一點。

2年前,身體出現了些毛病後,我也花錢請了個保姆回來,每天有保姆伺候和陪伴的我,也過得很是享受,兒子兒媳也對我放心很多,不會老挂念我一個人在家安不安全,而我也不會過得孤獨了。現在的住家保姆也專業,像護工又像子女一樣,十分用心伺候人。

經歷養老院養老和在兒子家養老後,我才發現,其實餘生最好的歸宿,就是在自己的家裡養老。老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子女再孝順,始終會有代溝和矛盾,養老院再好,它也是個盈利性機構,是沒辦法做到像家一樣溫馨的。所以,請老年人們,好好守住自己的老窩,這可是我們餘生最好的,也是最後的歸宿!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