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喜鵲,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兒子自從結婚後,就把丈母娘當成了親媽,我這親媽在他心裡的位置也直線下降。
我叫劉雲,河南人,今年55歲。我和老公早年一直在浙江打工,先後供一雙兒女讀完大學,又攢錢給兒子娶媳婦買房子,沒過上一天鬆快日子。
如今,孩子們都在鄭州工作,兒子已婚,兒媳娘家和我們在同一個市。區別在於,我老家是農村的,親家是市區的,家裡有3套房。
親家母是退休教師,有文化,客氣中帶著股優越感。我不計較這些,說到底我和她能見幾面?讓我心酸的是,兒子對待我和他丈母娘的不同態度。
在兒子眼裡,他丈母娘是要哄著敬著的,親媽付出再多都是應該的。
人家是一個女婿半個兒,到我這裡,算是給親家養了一個兒子。我知道兒子心裡嫌我們沒本事,給他的不夠多。
2
兒子結婚時,我們原本打算給他在鄭州首付一套兩室的房子,可以加兒媳的名字,以他們的工資,還貸不是問題。
按老家的標準,彩禮大概20萬,再加上請婚慶,擺酒席。這樣算下來,把兒子安置好了,我們手裡還能給女兒剩點陪嫁。
誰知兒子聽丈母娘的話,非要買個三室的房子。他說現在都生兩個孩子,要是生了一兒一女,兩室根本不夠住,要不了幾年就得換房子。
他挑的房子是好地段,兩室變三室,一下子多出幾十萬。我手裡的錢不但剩不下,還有幾萬的缺口。
我雖然氣兒子不體諒父母,見他計劃生二胎,也就沒說什麼。一百步都走到九十九了,我咬咬牙,把錢給了。
女兒和對象感情穩定,如果這兩年結婚,能給她的陪嫁就太有限了。我感覺愧對女兒,可農村的習俗都是這樣,也怪我自己沒本事。
可我沒想到,剛給兒子買了房子,他的彩禮又出問題了。
3
兒子說彩禮要30萬,比之前說的多了10萬。
這10萬,我們得全部去借。這樣一來,他結個婚,把我的老底掏個精光不說,還要背債。
我一聽就火了,聲音提高了八度,問兒子為什麼又要加錢,誰的主意?是不是他丈母娘又說了什麼?
親家母面上知書達理,心眼子比篩子還密,他們陪嫁了一輛20萬的車,就哄得兒子胳膊肘往外拐。
兒子一聽我說他丈母娘,臉色沉了下來:媽,你就應該跟我丈母娘好好學學,她就從來不大聲說話。
「既然她這麼好,那你去跟她說說,咱家出不起彩禮,這10萬別加了。」我沒好氣地回懟。
過了半天兒子才說,親家母承諾,收多少彩禮給多少陪嫁,讓兒媳都帶著做他們小家的啟動資金。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