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扶弟魔」是社會上新出現的名詞,指的是女兒無論是否出嫁還需要幫襯著家中的弟弟。
很多男性擇偶的時候在看到未來的另一半家中還有弟弟的時候,會慎重考慮一些,他們害怕這種女孩需要負擔為弟弟買房,貼補弟弟的責任。
02
楊阿姨(化名)原先一直和小兒子生活在一起,覺得退休了可以照顧兒子和兒媳婦的生活。現在兒子又有了孩子,更需要他們的幫忙了。
可是,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生活習慣不同,兒媳對楊阿姨的很多生活行為表示不滿。楊阿姨自然也不傻,看到兒媳的冷臉後,瞬間明白什麼意思了。
不想要讓兒子為難,以在城市生活不慣為由,和兒子草草告別,回到了老家。
老家的鄰居們看到楊阿姨回家都感到好奇,詢問道:「不是去城裡和兒子生活了嗎?」
楊阿姨強撐面子:「城市生活節奏太快了,住不習慣,兒子和兒媳強行挽留,是自己堅決要走的。兒子和兒媳捨不得我,要經常回老家看我呢。」
現實打了楊阿姨的臉,兒子和兒媳根本沒有回過老家幾次,平時的音訊更是少得可憐。
楊阿姨的老伴死後,兒女們又為老人的養老問題吵了起來。他們都不願意承擔照顧楊阿姨的責任,就惦記著父母的那點財產。
小兒子十分過分,推脫贍養楊阿姨的責任,讓他的兩個姐姐管楊阿姨,更是猖狂地說道:「沒錢就別回家過年了。」
幾個姐姐絲毫不慣著小兒子,指責他過去沒有盡到一點孝順父母的義務。
「家裡的錢是不是都給你花了,以前我們還要賺錢供養你,現在你卻一點都不想要承擔責任。」
楊阿姨是一位典型的重男輕女的母親,一心就想維護兒子:「你弟弟生活也不容易,他已經對我很好了。」
「你們女兒多照顧照顧我怎麼了,你弟弟還要在外打拚事業呢。」楊阿姨的偏心顯而易見,從小到大無論遇到什麼事,兒子永遠是對的。
家裡做了好吃的也要先夾到兒子的碗里,在她的眼裡,兒子才是家裡的寶貝,當時生了這麼多個孩子也是為了要兒子,能夠傳宗接代。
女兒嘛,嫁出去了,便不屬於本家人了。要說楊阿姨的幾個女兒還是很可憐的,原先家裡困難,家中孩子還多,沒有足夠的錢供養所有的孩子念書。
大女兒初中畢業就因為交不起學費,讓她打工賺錢,補貼家用。大女兒也是勞碌命,辛苦賺的錢全被母親貼補到弟弟的身上了,一分都沒有花到自己的身上。
後來結婚了也沒有消停,母親總是因為弟弟的事情找大女兒,大女婿發現他們家總因為弟弟的事情來麻煩自己家,妻子還悄悄地拿家中的錢貼補娘家,看不下去了,和她離了婚。
女兒離婚楊阿姨沒有一點心疼,認為是女兒自己不好好地經營自己的婚姻。還問女兒離婚分了多少錢,女兒離婚分的錢一分沒到自己的手裡,竟然給弟弟結婚用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大女兒徹底被母親的所作所為寒了心,再也不願意管家裡的事情,每個月給楊阿姨寄點錢當贍養費。對於女兒的行為,楊阿姨罵她是「白眼狼,白養她了。」
二女兒可沒由得家裡這麼剝削她,家裡讓她早早放棄讀書賺錢養家,她沒幹。靠著自己的努力,平時一邊讀書,一邊打工賺錢完成了大學的學業。
到了結婚的年齡,楊阿姨又想摻和一腳,二女兒也沒有慣著她。堅決要和自己喜歡的人成婚,楊阿姨對男方提出了天價的彩禮。二女兒直接回懟:「你這是賣女兒呢?」
二女兒早就看透了重男輕女的一家人,住得離家裡遠遠的,生怕家裡人找上她。楊阿姨也沒有放過她,接二連三地來到她家,要求她出錢給弟弟換房子。
自然在二女兒的強硬態度下,楊阿姨的願望沒有實現,二女兒態度很堅決,不會為弟弟出一分錢。
在這樣重男輕女的家庭里,三女兒的待遇也沒有好到哪去。家裡的所有好事都是弟弟的,和三個姐姐毫無關係。
父親走了,三個女兒看到母親一個人可憐,打算過年回家看看母親,本以為能過個好年,沒想到一回家,就遭到了母親和弟弟的聲討。
母親急忙詢問幾個女兒,還有沒有錢來貼補弟弟。女兒們直言:「沒錢貼補弟弟。」
看到母親和弟弟的嘴臉,三個女兒也不願意在娘家過年。弟弟的話更過分:「不想花錢,就別回家過年了。」
就這樣因為錢的問題,家裡陷入了無盡的爭吵中,誰也沒能過個好年。幾個女兒很快就離開了楊阿姨的家,回到了自己的家。
弟弟看自己沒有從姐姐那裡要來錢,也沒有心思管母親,和妻子很快回家了。
沒過幾天,兒子要買車了,又來找母親要錢,自然母親的手裡沒有錢,她便想起了自己的女兒。以思念女兒為藉口,歡迎女兒回家過年。
女兒早就識破了母親的小心思,直言到自己沒有錢,也不想要回家過年了。
楊阿姨對幾個女兒破口大罵,父親去世了,也不管她的死活了。女兒對於母親的行為感到很無奈,但是只能默默承受著。
03
一、新社會了,重男輕女的觀念要逐漸廢除
楊阿姨是一位典型的重男輕女的母親,在她的驕縱下,兒子更加猖狂,把幾個姐姐當成了提款的機器。
和諧的家庭關係需要一家人共同去維繫的,活在世上,親人身上流著相同的血,是最親近的人,我們理應用最好的態度對待他們,而不是惡意地傷害他們。
重男輕女的觀念是不可取的,現在倡導男女平等,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是父母的孩子,應該受到平等的對待,享受一樣的資源。
父母對待子女的不同態度,他們都是能夠感受到的,因此,家中如果有好幾個孩子,父母要一視同仁一些。
一味地重男輕女,會有損家庭的和諧,會給他們的內心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
二、贍養父母是子女的義務和責任
小的時候,父母生育並養育了我們,撫養我們長大,盡全力將最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們。他們老了,我們也要贍養他們,照顧父母的生活。
贍養父母是子女天經地義的義務和責任,可是,現在很多子女卻將父母看成了負擔,像踢皮球一樣把父母踢給其他子女。
殊不知,他們的所作所為讓父母寒了心。父母年紀大了,最大的心愿就是兒女能夠常伴在身邊,可是事實上,哪個子女都容不下他們,將他們變成了累贅。
三、絕對不能做「扶弟魔」
在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影響下,很多姐姐都自願地承擔起了照顧弟弟的責任,將自己擁有的一切都給了弟弟。
可是這個弟弟絲毫不知道感恩,只知道管姐姐要錢。這種弟弟往往是不成器的,遇到事情了,也要找姐姐來解決,經常在外面惹是生非。
所以,千萬不要做「扶弟魔」,一味地放縱家裡的弟弟向姐姐要錢,那麼,只會讓這個弟弟變本加厲,把姐姐當成了提款的機器。
非但不會念著姐姐的好,一旦姐姐不打算給弟弟錢了,還會用言語責罵她。
也要奉勸家裡有弟弟的姐姐們,還是要學會對自己好一點,不要什麼都給弟弟,還是要讓他學會獨自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