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回家過年父母歡迎嗎?大媽實話:我害怕過年,不願意兒女回來

2023-01-16

兒女回家過年父母歡迎嗎?大媽實話:我害怕過年,不願意兒女回來

這天晚上,王大媽和老伴正在看電視,她的手機響了,是兒媳婦的號碼。王大媽急忙按了接聽鍵,兒媳婦的聲音傳了過來。

兒媳婦說:「媽,我和志勇改變了想法,今年我們回家過年,和你們團聚,家裡有有什麼需要買的東西你告訴我,我在市裡買了帶回去。」

王大媽很驚訝,她問兒媳婦說:「你和志勇不是定好了,今年不回來過年了,要去你媽家陪你父母過年嗎,志勇前幾天打電話這樣告訴我的,你們怎麼突然改變了想法?」

兒媳婦回答說:「我媽不同意我們回娘家過年了,她說婆家才是我的家,讓我回自己家陪你們二老過年。家裡的年貨都買了嗎?還差什麼你說一聲,我和志勇在市裡買。」

王大媽說:「不用你們買了,沒有別的事你就掛了吧。」

沒等兒媳婦掛電話,王大媽這邊就把電話掛了。掛斷電話,王大媽的心情立刻不好了,她愁眉苦臉地問老伴說:「兒子和兒媳婦要回家過年,我們讓他們回來不?」

老伴也發愁,他說:「不讓他們回來能行嗎?兒媳婦提出來了,我們怎麼回絕?」

老兩口相互看了對方一眼,一起唉聲嘆氣,他們沒有了看電視的好心情,關了電視機熄燈就睡覺了。可兩個人都有心事,他們翻來覆去睡不著。

次日,王大媽老兩口早早起來了,他們沒有吃飯就出門了。王大媽老伴騎著電動三輪車,帶著王大媽去鎮上趕集,兒子和兒媳婦要回來過年,他們要準備一點年貨。

去鎮里的路上,老伴責怪王大媽。老伴說:「當時我就不讓你把年貨都扔了,好幾百塊錢呢,可你一根筋,就是不聽我的勸,怎麼樣,又要花錢重買吧?費事還費錢。」

王大媽覺得委屈,她帶著哭腔說:「你以為我想扔嗎?要不是因為你堂弟,我能把年貨給扔了?要怪也是怪你堂弟。」

說起堂弟,老伴也很氣憤,堂弟也一把年紀了,可他的脾氣秉性一點沒改,還是小肚雞腸,沒有一點度量。

王大媽夫妻有一兒一女,女兒是大的,早就嫁人了,兒子是小的,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市裡工作,找的對象也是市裡人,他們去年剛結的婚。

去年春節,兒子和兒媳婦回家過年。兒媳婦還是新媳婦,她從小在市裡長大,農村生火做飯那一套她根本不會。兒子和兒媳婦是臘月27到的家,過完初五走的。這段時間,都是王大媽伺候兒子和兒媳婦。兒媳婦有時想幫婆婆做做飯乾乾家務,但王大媽心疼兒媳婦,有些事她也做不習慣,就不讓兒媳婦幫忙。

王大媽已經五十多歲了,身體不是太健康,伺候兒子和兒媳婦雖然她心裡高興,但身體承受不起。兒子和兒媳婦過完初五回城後,王大媽就病了,躺了很多天吃了不少藥,才慢慢好了起來。

去年,是兒子結婚成家後,第一次以成年人的身份,夫妻一起回家過年,村裡有很多人是他的長輩,過年了,帶點禮品去給長輩拜年是必不可少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初一這天,王大媽讓兒子和兒媳婦去給長輩們拜年。兒子和兒媳婦去的第一家大伯家。這個大伯不是兒子的親大伯,是沒出五服的叔伯大伯。

兒子和兒媳婦拿著禮品給大伯拜完年後,他們去的第二家是二叔家,這個二叔也不是親二叔,是叔伯二叔,但兩家走的比較近。

兒子和兒媳婦挨家挨戶都拜了年,他們很累,買禮品也花了不少錢。但過年過的是心情,給長輩拜年也是傳統風俗,兒子和兒媳婦累點花點,王大媽老兩口也心裡高興,兒子和兒媳婦也不是不懂事的人,他們也沒說什麼。

轉眼之間,一年就要過去了,又來到了新一年的臘月。這天,王大媽和老伴在鎮上買回來了很多年貨,如果沒有意外,兒子和兒媳婦還是要回來過年的,他們要早做準備。

買回年貨的第二天,王大媽在村子裡遇到了兒子的叔伯二叔,也就是那個堂弟。見到王大媽,堂弟說:「嫂子,今年過年你兒子和兒媳婦還回家過年嗎?」

王大媽說:「我還沒問他們呢,應該回來吧。」

堂弟說:「嫂子,我提前告訴你一聲,你兒子和兒媳婦今年不用給我拜年了,我承受不起。」

王大媽說:「他們是小輩你是長輩,小輩給長輩拜年是天經地義的,你有什麼承受不起的?」

堂弟說:「他們眼裡沒我,我承受不起他的虛情假意。」

王大媽很詫異,她很糊塗,兒子和兒媳婦怎麼對堂弟虛情假意了?她讓堂弟說的明白一點。

堂弟很不高興地告訴王大媽說:「去年過年,你兒子和兒媳婦給我拜年我很高興,可下午的時候,我去了我哥家,看到了你兒子和兒媳婦給我哥的拜年禮品,比給我的要好。我和我哥是一個輩分,他們卻區別對待,明顯就是看不起我,既然看不起我,還給我拜年幹嘛,虛情假意不如不拜。」

王大媽不相信,她說:「不可能吧,他們買的禮品都是一樣的,你說的不一樣,是怎麼個不一樣?」

堂弟說:「他們送給我哥的酒要九十多塊錢一瓶,給我的酒才值四十幾塊,就是他們看不起我才故意這樣做的。」

王大媽回到家後,就給兒子打電話,問堂弟說的可否屬實?

兒子說:「我忘記了,都過去一年了,誰還記得那麼清楚?即使我二叔說的是真的,但我們絕不是有意那樣做的,我車的後備箱裡有很多東西,酒就有好幾種,可能是我著急拿錯了,你去跟我二叔解釋一下,讓他別多想,他是我二叔,我怎能看不起他呢?」

王大媽去了堂弟家,替兒子給堂弟賠不是。可堂弟心胸狹隘,不相信王大媽的解釋,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什麼從此兩家斷絕來往,什麼他就是一個農民,高攀不起有工作的城裡人。堂弟還一點不留臉面,把王大媽攆出了家門。

回到家後,王大媽被堂弟氣的直哆嗦,兒子和兒媳婦又不是有意的,堂弟至於得理不饒人嗎?

王大媽正在生氣,兒子打來了電話,兒子告訴王大媽,他和妻子商量好了,今年過年不回家過了,他們去岳父家過年。

王大媽正在氣頭上,她說:「不回來更好,我清閒你們也省錢,我巴不得你們永遠不回來。」

話雖這樣說,可哪家的父母不希望過年的時候,能與兒女團圓?有了媳婦忘了娘,兒子寧可陪著岳父岳母過年也不回家,是兒子與自己疏遠了。

王大媽很難過,剛剛又被堂弟氣到了,王大媽又氣又恨,她一時衝動,就把買回來的年貨,都扔進豬圈裡喂豬了。

自從被堂弟氣了一通,兒子不回家過年又讓王大媽失望,王大媽情緒就很低落,一直沒有好轉。沒想到,兒媳婦突然打來電話,說兒子和兒媳婦要回家過年,這讓王大媽很是意外。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兒子和兒媳婦要回來過年了,王大媽應該高興才是,可王大媽卻一點高興不起來,雖然她和老伴重新去買了年貨,但與之前的心情大不相同。

兒子和兒媳婦回家過年,他們離開了市裡有暖氣的樓房,住到了沒有暖氣溫度很低的農村民房,他們受罪,這一點王大媽知道,她看在眼裡。去年過年,兒子和兒媳婦給長輩們拜年,給親戚家的孩子們壓歲錢,花了有四五千。他們剛參加工作,工資不高,幾千塊錢對他們來說不是小數目。

孩子花點錢吃點苦,只要大家都滿意都高興也行,可因為兒子拿錯了禮品,堂弟就興師問罪,大題小做,要與他們斷絕來往。兒子和兒媳婦費力不討好,不是自找沒趣,自找苦吃嗎?

兒子和兒媳婦不回來過年,他們省錢也不會得罪人,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伺候兒子和兒媳婦吃喝,王大媽累到得病,為了不讓兒子和兒媳婦擔心,不影響他們的心情,王大媽只能強作笑顏,她圖的又是什麼?

王大媽對過年沒有了期盼,甚至,她有點懼怕過年了。

王大媽和老伴說:「我現在害怕過年,不願意兒女們回來。」

可是,兒子和兒媳婦不嫌棄農村條件差,他們滿懷欣喜的要回家過年,王大媽又不能不讓他們回來,她的心裡又喜又憂。她喜的是,兒子和兒媳婦沒有忘記這個家,沒有忘記父母。喜的是親家母辦事講究,讓兒子和兒媳婦回家過年。

她憂的是,兒子和兒媳婦還要破費,增加負擔。她憂的是,不知道兒子和兒媳婦,無意中又會得罪了哪個親戚,讓她心裡添堵。

王大媽心懷忐忑,不安地等著春節的到來。

王大媽會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嗎?王大媽遇到的問題,只是個例,還是具有共性?

據我熟悉的一個老人說,現在,有不少當父母的,都不願意在外面有家庭的兒女回家過年,不是父母不希望與兒女團聚,而是兒女回來一次,有很多要面臨的問題。大概有以下幾個:

1:花費問題。

兒女在外面辛苦工作,自己過日子都是省吃儉用,可到了回家過年的時候,卻不能不走親訪友。要給長輩帶禮品,實在親戚還要給長輩一點錢。有的親戚家有小孩,還要給小孩壓歲錢。

幾樣加在一起,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父母心疼兒女掙錢不容易,寧肯他們不回來,也不願意看到兒女打腫臉充胖子。過一個年只有幾天的團聚,花費的卻是兒女們一兩個月的工資,損失太大。

2:身體原因。

有些父母年事已高,身體不是很好。兒女們回家過年了,父母心疼兒女忙了一年,不忍心回到家後還讓兒女不得休息,寧肯自己多受累,也要讓兒女清閒幾天。

父母身體不適,他們也不會和兒女說。過完年,兒女們走了,父母卻病倒了。

3:攀比讓每一個人都很累。

現在有一種不好的風氣,大家都愛攀比。比誰家的子女在外面混的好,誰家的子女回家過年的時候,給老人的錢多,走親訪友的時候,誰帶的禮品更豐厚,給長輩或小孩子錢,誰更出手大方。

年輕人都好面子,誰也不甘心落於人後,手裡沒有多少錢的,有的伸手和父母要,有的和同事朋友借,過了一個年,欠了很多債,這樣的年過著沒意思,讓人心累。

除了這三點原因,讓父母不願意兒女回家過年外,還有諸如長途跋涉的交通問題、安全問題,兒女放假時間短,來回奔波不得休息的問題,等等,很多原因聚集到一起,就讓父母不怎麼期待兒女回家過年了。

可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闔家團圓,是春節的主題。我還是希望有條件的子女,過年的時候能回到父母身邊,與他們一起辭舊迎新,大多數父母也都是這個心愿。

子女回家過年的時候,走親訪友不用和別人攀比,量力而行,不要沒錢裝有錢,讓過年成為自己的負擔。

父母老了,子女儘量多幫助父母,讓他們辛苦一年,也有幾天清閒的時間。家務多做一點,早晨早起一會兒,給父母做做早飯。少看看手機,一日三餐,幫助父母洗洗碗,收拾收拾衛生。不要忘了,過年的時候更要孝敬好父母,讓他們也享享福。

攀比更沒有必要了,實在親戚不會因為你給的東西少就看不起你,禮輕情意重的道理他們也懂,不要有這種心理負擔,輕輕鬆鬆、坦坦然然走親訪友,高高興興陪父母過年,把年過成是家人團聚、幸福和美的節日,不要把年過成是攀比的不愉快經歷。

希望每一個女子,都能陪在父母身邊,過一個喜慶祥和的新春佳節。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