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後,王大媽被堂弟氣的直哆嗦,兒子和兒媳婦又不是有意的,堂弟至於得理不饒人嗎?
王大媽正在生氣,兒子打來了電話,兒子告訴王大媽,他和妻子商量好了,今年過年不回家過了,他們去岳父家過年。
王大媽正在氣頭上,她說:「不回來更好,我清閒你們也省錢,我巴不得你們永遠不回來。」
話雖這樣說,可哪家的父母不希望過年的時候,能與兒女團圓?有了媳婦忘了娘,兒子寧可陪著岳父岳母過年也不回家,是兒子與自己疏遠了。
王大媽很難過,剛剛又被堂弟氣到了,王大媽又氣又恨,她一時衝動,就把買回來的年貨,都扔進豬圈裡喂豬了。
自從被堂弟氣了一通,兒子不回家過年又讓王大媽失望,王大媽情緒就很低落,一直沒有好轉。沒想到,兒媳婦突然打來電話,說兒子和兒媳婦要回家過年,這讓王大媽很是意外。
兒子和兒媳婦要回來過年了,王大媽應該高興才是,可王大媽卻一點高興不起來,雖然她和老伴重新去買了年貨,但與之前的心情大不相同。
兒子和兒媳婦回家過年,他們離開了市裡有暖氣的樓房,住到了沒有暖氣溫度很低的農村民房,他們受罪,這一點王大媽知道,她看在眼裡。去年過年,兒子和兒媳婦給長輩們拜年,給親戚家的孩子們壓歲錢,花了有四五千。他們剛參加工作,工資不高,幾千塊錢對他們來說不是小數目。
孩子花點錢吃點苦,只要大家都滿意都高興也行,可因為兒子拿錯了禮品,堂弟就興師問罪,大題小做,要與他們斷絕來往。兒子和兒媳婦費力不討好,不是自找沒趣,自找苦吃嗎?
兒子和兒媳婦不回來過年,他們省錢也不會得罪人,不是兩全其美的好事?
伺候兒子和兒媳婦吃喝,王大媽累到得病,為了不讓兒子和兒媳婦擔心,不影響他們的心情,王大媽只能強作笑顏,她圖的又是什麼?
王大媽對過年沒有了期盼,甚至,她有點懼怕過年了。
王大媽和老伴說:「我現在害怕過年,不願意兒女們回來。」
可是,兒子和兒媳婦不嫌棄農村條件差,他們滿懷欣喜的要回家過年,王大媽又不能不讓他們回來,她的心裡又喜又憂。她喜的是,兒子和兒媳婦沒有忘記這個家,沒有忘記父母。喜的是親家母辦事講究,讓兒子和兒媳婦回家過年。
她憂的是,兒子和兒媳婦還要破費,增加負擔。她憂的是,不知道兒子和兒媳婦,無意中又會得罪了哪個親戚,讓她心裡添堵。
王大媽心懷忐忑,不安地等著春節的到來。
王大媽會過一個幸福祥和的春節嗎?王大媽遇到的問題,只是個例,還是具有共性?
據我熟悉的一個老人說,現在,有不少當父母的,都不願意在外面有家庭的兒女回家過年,不是父母不希望與兒女團聚,而是兒女回來一次,有很多要面臨的問題。大概有以下幾個:
1:花費問題。
兒女在外面辛苦工作,自己過日子都是省吃儉用,可到了回家過年的時候,卻不能不走親訪友。要給長輩帶禮品,實在親戚還要給長輩一點錢。有的親戚家有小孩,還要給小孩壓歲錢。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