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感到非常氣憤,說「姐姐本就該讓著弟弟,誰讓她年齡比樂樂大,讓著他點怎麼了,這不應該嗎,我不能讓我孫子哭,讓我孫子不開心。」
兩人便因為育兒觀念不同,大吵了起來。婆婆指責兒媳,認為兒媳不夠大度,一點都不像個當媽的樣子。
王松當場就坐不住了,認為他媽不僅讓歡歡變得越來越壓抑,讓歡歡小小的年紀就學會了看人臉色,他認為這不是一個孩子本該有的童年。
於是就告訴她,自己在家過年吧,我們去歡歡姥姥家過年,抱上兩個孩子,就走了。
便留下婆婆一個人,守著那一大桌子菜,婆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錯了。
03
代際之間,很容易因為這種育兒觀念的分歧而爭吵起來,互不相讓。
老人年紀大了,他們不理解「姐姐讓著弟弟」這一觀念怎麼就是錯誤的,因為他們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一代人。
在新年這一闔家歡樂的時刻,王松和妻子帶著孩子出走,留下母親一人,顯然不是對的。
類似的場景也經常在我們身邊發生,如今新年將至,為了避免此類事情發生,這裡有兩點建議給到大家。
一,及時與老人溝通,給他們講講「姐姐讓著弟弟」的危害。
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自己童年的遭遇,來告訴老人。
我們這一代人,家裡多是有不止一個孩子。小時候,因為讓著弟弟,自己作為姐姐,為了成為一個懂事的孩子,吃了多少苦。
而這種經歷,甚至伴隨我們成年後,與同事朋友的相處,不敢輕易地表現自己的需求,總是在考慮別人,害怕被別人指責自己是個自私的人。
如果作為弟弟,這種經歷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變得自私,只會考慮自己的需要,這也不利於以後的成長。
二,身體力行,自己多花時間陪陪孩子。
老人年紀大了,他們的這種觀念也很難更改。
我們要對他們給予理解,認識到父母的有限性。
既然無法更改父母的觀念,那不如從自身做起,多花時間參與到孩子的成長當中。
給兩個孩子足夠的愛,陪伴他們成長。遇到問題,及時糾正。
希望我們多抽出時間陪伴自己的孩子,不要指責他們,年幼的他們並不知道什麼對錯,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他們愛,盡情地愛他們。陪伴孩子的過程,也是我們第二次成長的過程。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