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還只是我們看到的一些名氣較高的韓國明星,不知道那些沒名氣的人,正在受著怎樣的折磨。
在經紀公司不斷輸出「新人」的壓力下,許多爆紅的明星依然很難挺過7年。既然本國市場難混,那就將目光轉向世界。
於是,韓國的「造星工廠」源源不斷地生產,「成品」們則被送往中國、日本、美國等地。漸漸地,韓流開始影響全世界。
近幾年,受新冠疫情影響,韓國經濟低迷。而中國的社交媒體迅速發展,網紅經濟成為了香餑餑。這麼好的機會,韓國當然不會放過。
說到底,宋智雅不過是韓國經濟公司的一個試驗品。她的爆紅,是有預謀的。經紀公司為她取悅中國市場、打造完美女性人設、入駐各個社交平台,只不過是「造星工廠」中的其中一種工藝流程。
一旦這個網紅模式實驗成功,就會有一大批韓國網紅,進駐中國市場。只不過,這次韓國沒有想到,這屆的中國年輕人沒那麼好忽悠。
宋智雅跌落神壇後,也讓最要面子的韓國「蒙羞」。她成為了兩邊都不待見的「騙子」,但對資本來說,她只不過是一個失敗的「產品」。
但這並不算啥,畢竟資本控制著媒體,媒體在打造網紅,韓國的「造星工廠」還有許多「炮灰」等著混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