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男媽一提過年就難受:「去年讓兒子花了3萬,3口之家沒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變了味道,跟記憶里的越來越不像了。
記得小的時候,過年,是真正的快樂。從放寒假開始,就每天數著日子,期盼著春節的到來,只因有好吃的,有壓歲錢,還有新衣服穿。
長輩們給壓歲錢的時候,給得不多,頂多十塊錢、五塊錢的,但那是屬於小孩子自己的,哪像大了之後,成百上千地給,在自己的手裡還沒捂熱幾分鐘,就被父母沒收了,理由是這不是給我們的,而是給他們的,是人情往來。
是的,人情往來,這四個字已經充斥在了整個春節,硬生生把年味給改變了。
沒完沒了的聚會、說爛了也要說的祝福詞、左手出右手進的壓歲錢、七拐八拐的親戚關係、日益嚴重的攀比,讓人們經濟負擔大不說,也疲於應付,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不想過年。
在《流金歲月》中,有一句台詞:「人與人交往,往往人情最累,因為算不清楚,便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
人們之所以會在過年的時候攀比,不僅是因為人情往來,更是因為愛面子是人的天性。
為了向親朋好友證明自己或者自己的兒女混得好,為了從親戚朋友中看到羨慕的眼神,很多人不遺餘力地炫耀自己和兒女,甚至打腫臉充胖子。
財不外露,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炫耀多了,有歪心思的人也就多了,麻煩也就多了。
正如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里寫道:當你竭力想逃避各種干擾,以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時候,無數干擾卻會自動找上門來,讓你不得安寧。
最可怕的是那些沾親帶故的人,他們並不忙,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找你的麻煩。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兒子也該回來了吧!我女兒半個月前生了二胎,我老婆去照顧了,我過段時間也過去,就在那裡過年了。」
然而,一提到過年,呂阿姨的情緒就不對勁,顯得很難受:「過啥年啊?我現在最不想聽到這兩個字。去年讓兒子花了3萬,3口之家沒了,現在,兒子根本不理我,既不回家,也不告訴我他在哪兒。」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