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男媽一提過年就難受:「去年讓兒子花了3萬,3口之家沒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變了味道,跟記憶里的越來越不像了。
記得小的時候,過年,是真正的快樂。從放寒假開始,就每天數著日子,期盼著春節的到來,只因有好吃的,有壓歲錢,還有新衣服穿。
長輩們給壓歲錢的時候,給得不多,頂多十塊錢、五塊錢的,但那是屬於小孩子自己的,哪像大了之後,成百上千地給,在自己的手裡還沒捂熱幾分鐘,就被父母沒收了,理由是這不是給我們的,而是給他們的,是人情往來。
是的,人情往來,這四個字已經充斥在了整個春節,硬生生把年味給改變了。
沒完沒了的聚會、說爛了也要說的祝福詞、左手出右手進的壓歲錢、七拐八拐的親戚關係、日益嚴重的攀比,讓人們經濟負擔大不說,也疲於應付,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真的很不想過年。
在《流金歲月》中,有一句台詞:「人與人交往,往往人情最累,因為算不清楚,便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
人們之所以會在過年的時候攀比,不僅是因為人情往來,更是因為愛面子是人的天性。
為了向親朋好友證明自己或者自己的兒女混得好,為了從親戚朋友中看到羨慕的眼神,很多人不遺餘力地炫耀自己和兒女,甚至打腫臉充胖子。
財不外露,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炫耀多了,有歪心思的人也就多了,麻煩也就多了。
正如路遙在《早晨從中午開始》里寫道:當你竭力想逃避各種干擾,以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時候,無數干擾卻會自動找上門來,讓你不得安寧。
最可怕的是那些沾親帶故的人,他們並不忙,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找你的麻煩。
「馬上就要過年了,你兒子也該回來了吧!我女兒半個月前生了二胎,我老婆去照顧了,我過段時間也過去,就在那裡過年了。」
然而,一提到過年,呂阿姨的情緒就不對勁,顯得很難受:「過啥年啊?我現在最不想聽到這兩個字。去年讓兒子花了3萬,3口之家沒了,現在,兒子根本不理我,既不回家,也不告訴我他在哪兒。」
01.
一說到呂阿姨的兒子,在這個小村莊,可是十分有名的,他是截止到現在,這座小村莊大學考得最好的年輕人。
本來,論家境,呂阿姨家在這座小山村算是普通,有兩位體弱多病的老人,有一個正在讀書的兒子,全靠呂阿姨和丈夫早出晚歸、辛辛苦苦種地養活,遇到天公不作美的時候,還需要靠借錢才能維持家用。
直到10年前,呂阿姨的兒子考上了一所985大學,光宗耀祖,成為了村裡的名人,他們家才終於抬起頭,可以揚眉吐氣了。
「兒子畢業了之後,留在了大城市裡工作,進入了一家說是他同學都扎破頭想進的公司,目前,他一年收入在35萬左右,我這輩子都沒見到過這麼多錢。」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呂阿姨的兒子很有出息,也很懂事,很上進,憑藉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站穩了腳跟,買了房,出了彩禮,自己討了老婆,沒讓父母為此操任何心。
前年,呂阿姨的前兒媳婦生下了一個兒子,呂阿姨抱到了孫子,本來,她到了可以享福的時候,可是,偏偏為了面子,毀了這一切,也毀了兒子拼盡全力才得到的幸福。
02.
跟很多父母一樣,呂阿姨老兩口最大的毛病,也就是愛面子。而對他們而言,最大的面子來源,莫過於寶貝兒子了。
以前,由於兒子成績優秀,名列前茅,獎狀貼了一牆壁,呂阿姨夫妻倆就倍有面子,經常被親戚朋友誇讚羨慕。而他們一高興起來,就容易答應親戚朋友各種各樣的要求,比如讓兒子幫他們的子女輔導功課。
等到兒子有工作了,賺錢了,為了不讓父母繼續操心,告訴了父母自己的真實收入,還報喜不報憂絲毫不提自己在大城市的壓力之後,呂阿姨以為兒子已經改變命運,成為人上人了,更是不遺餘力地炫耀兒子,於是,找她套近乎、求助的人越來越多了。
不管是借錢的,還是求辦事的,呂阿姨老兩口都有求必應,一口答應得爽快,然後打電話給兒子,要求兒子去解決。在他們的眼裡,自己的兒子已經成為了無所不能的存在,不可以富裕了就忘了親戚。
「媽,我們雖然賺得多,但花的也多,哪有這麼多錢借給親戚朋友,更何況,他們會還嗎?」
前兒媳婦無法忍受這些無理要求,跟公婆理論,可是,呂阿姨無法理解,反而認為是兒媳婦自私自利,不把婆家的親戚當作親戚看待,兒子礙於孝道,總是背著老婆給父母錢,婚姻已經危機四伏了。
03.
而在去年過年的時候,兒子為了面子,為了讓父母在親戚朋友中有地位,過一個年豪擲三萬,徹底激怒了前兒媳婦。
「14個孩子來拜年,一人給1000壓歲錢,花了1萬四,而他們給我們的孩子,最多200,厲害啊!」
「從回來到現在,不過八天,天天辦宴會,酒菜錢我們出,衛生我打掃,還得借錢出去,我們的錢是大風刮來的嗎?」
「人情往來?這四個字我聽夠了,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我嫁給你的時候,父母親朋好友都反對。真的,鳳凰男真的嫁不得,這些打秋風的親戚朋友我招架不住了。
前兒媳婦越說越氣,最後,抱著孩子回娘家了,本來,呂阿姨以為沒啥事,依然繼續幫著其他親戚朋友跟兒子開口借錢求辦事,直到兩個月後,兒子打了電話,崩潰地沖自己怒吼:「她要離婚,要帶走兒子,我不答應,就法院見。為了你們的面子,毀了我的小家,我成為孤家寡人了,現在,你們滿意了吧!」
呂阿姨急了,打電話給前兒媳婦,又是說教,又是哀求的,也沒能挽救回兒子的婚姻,最終,兒子的3口之家散了。
「他們離婚了,我再也見不到孫子了,兒子也不回家了,他在怨我們老兩口,難道,我們真的錯了嘛?」
04.
《雙面膠》的編劇六六曾經說過:「在雞毛瑣碎生活里,女人最在意的,往往不是矛盾本身如何化解,而是在化解矛盾的過程當中,老公有沒有站在自己身後。」
無論是親戚關係還是婆媳關係導致婚姻破碎,本質上都是夫妻矛盾。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在乎的都是另一半的態度,他是在跟你過日子,不是在跟你父母、你的親戚朋友過日子。
如果你拎得清,站在另一半身邊,夫妻同心,你們的婚姻就可以穩如磐石,不會被摧毀。反之,哪怕婆媳關係融洽,沒人添亂,只要夫妻同床異夢,不齊心協力,婚姻依然會保不住。
婚姻出了問題,你最該怨的不是父母,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是你,親手毀了婚姻,毀了自己的幸福。
END.
風雲請你討論: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給呂阿姨?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本文由點評風雲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