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真的無法理解去理解,當天晚上跟自己老公再次說起這件事情,老公也只是回她,老人實在不願意來,我也是沒辦法,我們自己再想想其它辦法。後來小微的媽媽知道這件事情後,托遠房的親戚找了一個比較靠譜的月嫂,這件事情最後才作罷,不然小微實在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如何度過剛生完孩子的那段時期。
誰知道天有不測風雲,小姑子因為跟自己老公鬧矛盾拌嘴,小孩後來沒到足月就提前出生,算算日子居然還早小微十幾天。因為小姑子早產,她老公給她也同時請了一個月嫂專門照顧小孩,又讓自己的媽媽過來照顧小姑子。這一下子好了,一伙人婆婆媽媽的一大堆,每天那都雞飛狗跳,兩個親家沒待幾天就吵翻了天,連夜哭著給小微老公打了電話,要他去接他們過來住一起。「我早知道,生個女兒還不會向著媽,當初就不應該把她生出來」婆婆每天那是哭哭啼啼說來說去,不是在說女兒的不是,就是開始說親家不會做人。
小微現在也只能自己暗自祈禱,自己的婆婆能夠跟月嫂做到和平共處,不然誰知道接下來要度過的會是怎樣一段光陰,她真的一點都不敢想像。
我也希望小微能跟自己的婆婆和平共處,不要再次節外生枝。很多人都說坐月子能夠檢驗婚姻以及婆媳間的關係好壞,在區區的一個月時間裡能夠看清楚周圍很多人的內心。儘管婆婆不是自己親媽,可是畢竟今後要在一起都要生活幾十年,像小微婆婆這樣,在有事的時候,只想著自己的女兒,而不考慮兒媳婦的困難,這其實是不對的。
因為自己的女兒也是有婆婆的,如果實在處在兩難的情況,也應該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商量商量,而不是就知道以女兒為主。更為嚴重的是,竟然還想著讓嫂子給小姑子出錢住月子中心,我想大多數擁有智慧的婆婆,都知道在這個時候看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
哪個女人從小到大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能因為嫁到你們家,就應該低人一等,你的女兒也是別人的兒媳婦,將心比心。
說一句題外話,雖然在商量的描述過程中,沒有任何對自己老公不滿的情緒參雜,但是作為老公更應該起到中介柔和的作用,來調節關係。面對自己的媽媽在生活上打壓自己的老婆,有困難的時候不知道幫助,作為男人這個時候就應該做到挺身而出,或者直接乾脆豁出去,直接讓小微住進月子中心去。
媽媽與老婆之間相互調和,才能夠做到家庭和睦,而只是單純的相互傳話,什麼該說的不該說的都說出去,那婆媳關係能夠有緩和的一天嗎?
我知道世界上確實沒有理所當然的愛,也同樣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但是生孩子本身就是在生死之間徘徊的事情,內心也是充滿忐忑心情,一系列的難題也都需要婆婆的幫助,如果這個時候婆婆只是敷衍了事,那誰的心裡也不好受。
我也知道我們不能強行要求婆婆為我們做什麼事情,因為畢竟沒有哪一條法律規定,婆婆必須要給兒媳婦照顧月子。但是我在想,對於明白事理的兒媳婦,也不會真的如想像中的那般,過上那種衣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月子生活。
兒媳婦需要婆婆來照顧的,不只是生活上的飲食起居,更多的是希望能夠得到婆婆的幫助,用過來人的經驗來照顧幫襯下一代,也能夠做到把這樣的育兒知識,通過「坐月子」來進行傳承教學。
我們都太容易忽視這些簡單的情感,因為太多太多的外界因素,而把原本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就像現在有一些坐月子的傳統與習俗一樣,不僅僅只是封建迷信的產物,我想更是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關心,是一種呵護,一種長輩對晚輩打心底里的疼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