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母親張口要兩萬過年費,女兒:只給兩百,我不想三婚了
01
倘若把婚姻建立在金錢上,只會成為婚姻的奴隸。
要勇敢地對一切不合理的要求說不,因為一次又一次的隱忍,只會給他人增加傷害自己的機會。
作為成年人,不要再對別人抱以幻想,如果原生家庭不好,那就學著自己愛自己,而不是一味地付出,自我感動。
張凱麗(化名)婚姻的失敗,母親變本加厲的貪婪,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02
張凱麗出生在單親家庭,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但母親在她心中並不是一個正面的形象。
相比別人的母親,張凱麗的母親視財如命,眼裡只有錢和自己,她最大的興趣就是三五個朋友聚在一起打麻將,靠著低保來維持生活。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張凱麗從小就學會了看人臉色,母親打牌贏了,她就有好日子過。如果打牌輸了,母親會把氣撒在她身上。
年幼的張凱麗有著本不該屬於她這個年齡的成熟與現實,但更多的是讓人感到心疼。
初中畢業後,張凱麗暑假就外出打工,因為母親不願再讓她繼續讀書。她去廠里上班,來賺取學費和生活費用,最終讀完了高中。
好在成績還不錯,她考上了大學。
大學四年,當同學都在談戀愛、逛街,享受自由的大學生活時,張凱麗不是在圖書館,就是在做兼職,甚至同時打了好幾份工。
靠著這些收入以及獎學金,張凱麗完成了學業。
畢業後,她留在了大學所在的城市。張凱麗依然是一個拚命三郎,因為她希望賺足夠的錢,想在大城市有個立足之地,然後把母親接過來與自己同住。
是啊,越是不受母親關注,越是缺愛的孩子,越是想討母親喜歡。她想用自己的愛感化母親,讓母親改變對她的看法。
事實證明,這是非常錯誤的決定,張凱麗對母親越好,母親就越變本加厲。因為在母親的眼裡只有錢,根本沒有親情。
工作中,張凱麗永遠是全公司最努力的那個人。她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時,也會主動幫助別人,再加上是個熱心腸,很受領導器重,工資漲了不少。
馮俊(化名)是張凱麗工作中的客戶,兩人在接觸中,彼此產生了好感。
馮俊家庭條件一般,但兩個人是真心相愛。由於他們原生家庭都不是太好,這也更加堅定了想要照顧彼此的決心,兩人很快結了婚。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