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張凱麗的遭遇的確讓人同情,越是得不到父母關愛的孩子,越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感動父母。
久而久之,不僅得不到父母的庇護,反而助長了他們的貪婪。
童年不幸的孩子有很多,因為並非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合格的父母。
希望大家都能夠跳出不幸的遭遇,這裡有兩點建議給大家。
一,不要讓原生家庭的不幸,影響到後來自己光明美好的人生。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倘若遇到了不合格的父母,那我們就要自己解救自己,不要讓自己的一生都陷入與父母的博弈。
因為與父母的博弈,從來沒有贏家。
我們能做的是,跟他們劃清界限,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孝順。
另外,不要試圖討好他們,可憐巴巴地求他們能像別人的父母那樣庇護自己的孩子,要意識到並非天下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
我們要好好地生活,如果自己無法走出來,心裡有嚴重的創傷,那就要學會藉助外力,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二,要有向伴侶袒露自己脆弱的能力。
即使遇到再多傷害,我們都要有重新再來的勇氣。
一個好的愛人,可以治癒我們所有的不幸,讓我們在愛中得到滋養。
永遠不要對愛人隱瞞什麼,試著敞開心扉去溝通,聊聊彼此的過往。生活總是充滿了問題,每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向伴侶袒露自己的脆弱,才有利於親密關係的培養。
如果對伴侶都滿是算計和理性,那我們還能信任誰呢。要記住工作中需要理性,而在生活中更需要感性。
總之,遇到問題並不可怕,所有的問題都會過去。而我們應該從經歷中吸取教訓,在經歷中,培養自己的韌性。這樣,可以讓自己未來彈得更高,也能遠離傷害。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