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年貨回娘家,弟弟給孩子大紅包,我意識到不對:走,回婆家過年
01
「帶年貨回娘家,弟弟給孩子大紅包。我意識到不對:走,回婆家過年。」
小莉(化名)如此說。
孩子都四歲了,卻因為距離問題不方便回娘家過年。這一年,夫妻兩個終於都有時間,也終於達成一致——回娘家過年!
可當小莉看到弟弟給自己孩子的大紅包後,她當即決定回婆家過年。
這又是為什麼呢?
02
小莉畢業後沒多久就結婚了,只是父母好像不是很看好這門親事。
為什麼呢?因為男方條件不如她家。
雖然家境是稍微差一些,但小吳是小莉的大學同學兼初戀男友。畢竟頭回談戀愛就奔著結婚去的,怎麼說也算好事了。
結婚第一年,小莉跟著老公回婆家過年。
老公是婆婆最小的兒子,上頭他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哥哥,都已經結婚有小孩兒了。這些她都知道。
奈何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她和老公為房貸,房租,新房裝修,家務,工作,日日快跑斷了腿。
倆人只是勉強算得上普通工薪階層,都剛工作不久,可以說是幾乎沒有積蓄。更何況老公頭上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侄子侄女一大堆。過年給小孩子們紅包壓歲錢,就像水缸下頭鑿個洞,「汩汩汩汩」的水就跑沒了。
按照民俗,應該是你給我家孩子多少紅包,我也給你家孩子多少紅包。這樣收支基本平衡,只是錢在不同人手裡掉了個個兒。禮尚往來,總數不變。
可小莉和老公收不回來啊!他們還沒孩子呢!
於是第一年回婆家,也算新婚。她和小吳給兩個侄女和四個侄子每人一千紅包,給公婆兩人換著說辭孝敬養老費。
小莉看著嘩嘩嘩的出帳,苦不堪言。
所幸還有娘家的幫襯。雖然她沒回娘家過年,連父母弟弟的面都見不到。可爸爸媽媽體恤她的小家庭起步不易,過年反而會給她轉帳發紅包呢。
她想著自己已經工作結婚,成家「半」立業,不能再靠父母養活,便退回去過很多次。但父母還是會以別的明目,下一次再一起轉過來。
就這樣,小莉和小吳結婚五年,孩子四歲,卻沒回娘家過過一次年。
確實娘家會遠一些。高鐵很貴不說,只是火車票也是一筆錢。又浪費時間又浪費他們所剩無幾的金錢,她便不忍心回去了。
何況婆家就在離城市最近的那個小縣城——即便坐大客車也不過五個小時,再不濟還有專線小轎車,兩個多小時就到了。公公婆婆年紀大,她得多看望。
更何況,自古以來只有回婆家的,回娘家的肯定是犯了錯的婦人。當然,現在是新世紀新時代,主張男女平等很多年,但還是回婆家過年的媳婦多一些。
今年,孩子四歲生日過後不久,又該回家過年了。小莉的爸爸卻突然給她打電話,說了件很不好的事情: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你媽被大車撞了。好在沒死,但是走不了,腦子也會變糊塗了。」
小莉聽後愣了半天沒回過神。終於,電話那頭傳來父親蒼老的嘆息:
「莉莉啊,今年能不能跟小吳商量一下,回這邊來過年,就當看看你媽。」
小莉聞言,淚水瀰漫上眼眶。她努力控制聲音,不那麼哽咽地回答:「好。」
於是,他們結婚第五年,孩子四歲,終於回娘家過了一次年。
說是過年,媽卻在醫院裡,而且至少好幾個月不能出院。爸已經退休,剛好來醫院照顧媽。弟弟上班才兩年,也趕回家過年。
年夜飯?沒有年夜飯。或許應該說有,只不過是小莉趕回家裡,做了些便飯,提到醫院。也沒有人喝酒。唯一與過年相關的,就是她特地裝在飯盒裡的餃子了。
看著病床上還插著胃管的媽,小莉那句「新年快樂」始終說不出口。一家人也沒辦法看春晚。
樓下是喜慶的問好,夜幕是好看的煙火。病房裡的一家人淒悽慘慘,只是努力擺出過年的樣子來。
零點一過,全國人民「新年快樂」都已道過。小莉勸爸回去好好休息,她留在醫院照顧媽。小吳帶著睏倦打哈欠的孩子也打算先回去睡覺。
小莉讓丈夫先去樓下看著爸。她想抱著孩子和迄今為止壓根沒見過幾面的外婆告個別——醫生估計,就算她外婆醒來,腦子也會一直糊塗下去了。
「姐,你出來一下。」小莉的弟弟等姐夫和父親出門後,突然拽住她往窗邊擠了擠。
「怎麼了?」弟弟生性靦腆,她怕他有什麼問題,或者一些不好說出口的話。
「這是爸媽的意思。你孩子也大了,都是給我外甥的。」說完,弟弟突兀地往她手裡塞了個紅包,轉身就走。
「哎你……」小莉忙伸手,想拽住他。可小伙子一把抱起孩子跑步出門,跑步下樓。她又沒辦法離開媽媽,只能看著弟弟一溜煙沒了蹤影。
紅包厚厚一沓,比尋常裝壓歲錢的袋子大很多。她翻出來數了數。一百張紅色的紙幣,一百張毛爺爺——一萬塊。
弟弟也剛工作,還得存錢為以後結婚考慮。她不想收下這筆錢,這不是給父母和弟弟添麻煩嗎?
翻著翻著,她又看到紙幣下頭壓著一張紙條。
「姐,姐夫家小孩子多,你們給的肯定也多。但你們孩子只有一個,要錢的地方還多著。這也是爸的意思,咱們家沒問題的。」
弟弟字體稚嫩,反而沒有成年人的潦草。她看著看著,一語不發地落了淚。
她要陪媽在醫院,這麼一筆錢肯定不能塞在病床枕頭下面——萬一別人拿走了呢?
小莉躺在媽窗邊支起的陪床架子上,一宿沒睡。
初一一大早,弟弟得去親戚家拜年,爸先來了醫院。小吳和孩子還睡著。
小莉沒說紅包的事,只和爸說了說關於看護媽的話。然後便說自己要回家休息,順便給老公孩子準備早飯。
她眼睛因為情緒和通宵熬夜紅彤彤的。回家剛好九點,老公已經醒了。
十點,收拾妥當,小莉說:「今天回婆家吧。」
小吳納悶,不是說好回她娘家過年嗎?可怎麼問也問不出為什麼。他老婆只說過完年後他去上班,她帶著孩子過來照顧,也照顧媽。
臨出門前,小莉一個人跑到弟弟房間,將紅包原封不動地壓在枕頭下。她只給弟弟發了條消息,說謝謝爸媽,謝謝他,也讓他記得取回錢。
就這樣,小莉只是在娘家過了個年三十而已。
03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就算生女兒,就算出嫁,也依舊是自己的孩子。天下沒有父母看著孩子難過的道理。
小莉遇到的問題也確實是多數人會遇到的問題。年錢給得多,收得少,入不敷出。可該給的時候又不得不給。小家如何生存?如何存續?
可小莉的娘家給到了另一份支持。當然,並非所有人的娘家都是這樣,但總歸小莉可以鬆一口氣。雖然這些錢她不肯要,也總會還回去。
小莉還是回婆家過年了。但這是她自己希望的,也是她自己選擇的。新年結束,她就要帶著孩子回來繼續照顧媽媽了。
即便她的新小家用錢不算寬裕,生存壓力大。即便小莉的媽媽因車禍臥病在床,需要治療需要用錢的地方還很多。可她有愛她的爸爸媽媽,更還有這樣的弟弟。
你喜歡小莉的娘家人嗎?支持嗎?如果你是父母,你會這樣做嗎?如果你是女兒,你又會怎樣呢?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