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回家過年吧」母親親情綁架,女兒拒絕:我不想一年白乾

2023-01-18

「閨女,回家過年吧」母親親情綁架,女兒拒絕:我不想一年白乾

01

中國式父母,總是在子女離開家之後想念他們,等他們放假回家後又數落他們。

但是做子女的也知道,其實是老一輩父母不擅長表達自己的愛,看到想念的人近在眼前,他們不好意思夸孩子,反而用嘮叨和埋怨掩飾內心的激動。

而真正耍心眼的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是諂媚的,哄著騙著讓子女給他花錢。

小西(化名)很羨慕她的同學,也想被母親真心實意地嘮叨,而不是一開口就討好、要錢。

02

小西30歲了,沒有結婚,自己一個人在外省生活,捨不得買房,至今仍是租房住。

小西的朋友很少,只有大學時期的兩位同班同學和她聊得來,畢業多年後依然經常聯繫。但是這兩位朋友都是各自回老家發展了,她們只能網上聯絡,很少見面。

畢竟大家生活都很忙,她們倆還結婚了,只有小西仍是「孤家寡人」。

臨近年關,朋友向小西抱怨:「又要回家聽我媽嘮叨了,我在我媽嘴裡就沒有一點好的!」

另一位朋友也附和道:「現在我都是公司經理了,回家我媽還是說我沒出息,不如別人家閨女,真煩人!」

聽到這些抱怨,小西卻非常羨慕。

在朋友的疑問下,小西說出了自己痛苦的現狀:從大學畢業後,她的母親就一直討好她,天天誇她有本事,誇她能賺錢,但是母親誇她的目的是想讓她打錢給父母。

小西記得,那年自己才22歲,剛大學畢業,對外面的世界非常好奇,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和事業充滿了憧憬。

她和同學一起去參加了當年的秋季招聘會,和一位男同學一起被某公司聘用了。

面試就職如此順利,小西非常激動。

而且那個男同學長得挺清秀,對她還有好感,他倆剛找到了工作,關係就有點親密,小西覺得自己工作和愛情大概是要雙全了,整個人精神狀態好得不得了。

這個時期的年輕人雖然沒有經歷過社會的毒打,卻也不是傻子,小西知道未來仍需努力,只是對自己的現狀是非常滿意的。

更何況她從未在母親那裡受到過什麼挫折,一直覺得母親是自己的堅強後盾。

可是,就在她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後,母親卻打來電話,旁敲側擊地問她:工作累不累?男朋友靠譜嗎?男朋友家裡有錢嗎?

母親叮囑她不要被騙,小西還以為母親是為她好。

然而母親話鋒一轉,說起當年她拿到第一份工資的事。

母親說:「那時候一個工資才幾十塊錢,我給你外婆買了一雙皮鞋,你外婆可高興了,到處去炫耀她閨女有本事。」

這個故事,小西早就已經聽過了,母親這時候繪聲繪色地說起這件事,似乎是在暗示什麼。

小西不想懷疑母親的動機,而且她也覺得,掙了錢也應該給母親買一件禮物,畢竟這很有紀念意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可是她一想到自己剛出大學校門,剛開始獨立生活沒多久,屋裡連做飯的電器都沒買,已經吃了一個月的外賣了,她需要添置很多生活必需品,再加上付房租,真拿不出錢買禮物。

更何況,一個人在外面闖蕩,還得預留一些錢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比如生病。

小西硬著頭皮跟母親撒嬌,說下個月給她買禮物,母親一聽她這麼說,直接掛了電話。

小西愣住了,她沒想到母親竟然會因為這樣一件小事而生氣,完全不體諒自己在外面獨自生活的難處。

第二個月,小西給母親買了一件昂貴的衣服,用快遞寄回家。

母親很快打來電話,聲音都柔柔的:「你辛苦啦,一個人在外面照顧好自己!」

後來,每當小西給母親花了錢,母親就特別溫柔,態度甚至越來越有諂媚的感覺。如果她忘了在節日給母親花錢,母親就愛搭不理,甚至不接電話。

現在的小西30歲了,她早就已經對母親心寒了,不奢望能從母親那裡得到母愛。

而且她一直在存錢,想要在這座城市買房,又怕買了房之後母親搬過來,賴上她,一直在發愁不知道該怎麼辦。

畢竟這份工作做了這麼多年,她已經是公司元老了,為了躲母親而辭工作很不划算。

可是她也記得,幾年前她拒絕過年時回家,母親竟然千里迢迢來到她公司樓下堵她,差一點鬧起來。母親知道她的工作和出租屋的地址,這讓她很恐懼。

朋友嫌母親嘮叨,小西卻巴不得擁有一個囉唆、批評孩子的母親,起碼她能看透這種老母親的心理,而不像她自己的母親,總給她一種陰惻惻的算計人的感覺。

這一年,小西仍舊拒絕回家過年。

她一直拖著不回應,在公司放假後才告訴母親不回家的決定,與此同時她還搬了家。

母親這次沒有衝過來堵小西,沒有跟蹤她,反而是打電話輕聲細語地勸她:「閨女,媽想你了,你回家來過年吧,都一年沒見面了。」

小西冷冷地說:「我不想一年白乾,去年你就讓我給你10萬塊,又逼著我給你買養生藥。你再這個樣子,我們以後不要聯繫了,有本事你就去法院告我!」

母親似乎沒預料到小西態度這麼強硬,於是又假裝沒聽見似的說「你這孩子胡說什麼」,把電話掛了。

但是小西知道,母親是不可能放過她的,也不可能放過她兜里的錢。

03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的父母並不是真心實意愛自己的孩子,「養兒防老」是他們生育孩子的主要理由,甚至是唯一理由。

而且在養育孩子時,他們沒有對孩子產生太多愛意。

一:不是每個父母都真心愛子女

有一類父母,他們可能本身小時候就沒有感受過來自父母的疼愛,再加上多年以前人們生存條件匱乏,活得很艱難,所以他們更重視物質。

這類父母,對子女產生的感情並不多,他們更加關心自己的養老問題。

更有甚者想從子女那裡得到物質,是為了在鄰居和親戚面前炫耀,滿足虛榮心。

至於子女過得好不好,他們並不在意,也多半不會心疼,只要不餓死就行。即使有一瞬間感覺到有些難為情,也立即為自己找藉口,反而罵子女不爭氣。

上文中的這種母親,跟女兒之間總有隔閡,她通常認為如何養育女兒是「對的」,是參照別人養孩子的方式來採取行動,而不是發自內心為女兒著想。

這類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完全是人云亦云、依葫蘆畫瓢,沒有他們自己的想法。

二:擺脫控制,遠離帶來傷害的人

抱著養兒防老想法的父母,總是喜歡控制子女,他們通常不會給子女留有隱私空間。

他們喜歡窺探孩子的隱私物品、看孩子的日記,甚至不惜撬鎖、撕碎日記本,做出很多過激的行為。他們害怕子女脫離控制,即便子女成年,他們也要知道子女的住址和工作地址。

對於這樣的父母,子女只有想方設法擺脫控制,遠離父母,才能有自己的生存空間。

尤其是在大學畢業後到27歲這個年齡段,是人在社會上努力、變成熟的關鍵時期。

如果一個人在這段時間內依然被父母控制、被情感困擾,耽誤了上升期,時間都荒廢了,往後的事業也很難有好的發展。

文/無筆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