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高血壓國際學會,給出降壓藥服用時間的立場文件
為了釐清這一問題,2022年8月16日,世界三大高血壓權威學會,包括國際高血壓學會(ISH),世界高血壓聯盟(WHL)以及歐洲高血壓學會(ESH)發表了關於服用降壓藥時間的立場文件,這個文件里的相關觀點,可以供大家來參考。
文件指出,
降壓治療的關鍵目標之一是採用長效降壓藥,達到24小時完全控制血壓。
對於這一點,目前已經是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共識,而市面上的降壓藥,特別是一些新型的降壓藥,大多也都是長效的降壓藥物,但需要說明的是,長效的降壓藥雖然是每天服用一次的藥物,但並不代表藥物就一定能夠在24小時內穩控血壓,這樣的藥物提升了服藥的依從性,但並不一定能夠更穩定的控制血壓。具體怎麼選擇用藥時間,我們在後面詳述。
對於睡前服用降壓藥的獲益問題,該立場文件中的觀點是
:當前對比睡前和其他時間服用降壓藥的研究設計大都不夠充分或不夠嚴謹,有的則研究方法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並不能夠證明睡前服用降壓藥的明確益處。
關於降壓藥的服藥時間,該立場文件中指出:
在獲得高質量的證據之前,還是應該遵循大多數高血壓藥物治療的臨床方案,單用和聯合應用長效降壓藥物,晨起後服用降壓藥。
不得不說,這個推薦是非常保守的一種服藥時間推薦,其主要的意思就是,目前沒有明確證據,因此,仍然應該遵循原來的規則,選擇晨起後服藥。
一點個人思考
關於上述的2個結論不同的研究,以及三大學會給出的推薦,再談一點個人淺見,供大家參考。
首先,對於一些大型臨床研究的數據結論,雖然有一定的參考意義,但千萬不要生搬硬套,畢竟這樣的研究結論,都是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得出的,是很多患者最終得出的平均數據,這個結論套用到每個個體身上,就難免會出現不符合相關結論的情況。
就拿降壓藥服用時間這件事來說,不管是相關研究的結論,還是三大學會給出的最新推薦,也都是僅供參考而已。對於不同的個體,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服藥時間。
比如明確有夜間血壓升高問題的朋友,晨起後服用降壓藥,到了夜間,降壓藥的血藥濃度下降,降壓作用已經較弱,可能對夜間血壓的控制效果就較差,夜間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就會進一步增加。而如果是晨起後上午和下午分別出現血壓高峰的朋友,晨起後服用降壓藥,則應該是更好的選擇。因此,降壓藥的服藥時間選擇,最好能夠結合自身的血壓波動情況,選擇服藥後的血藥濃度尖峰時間與血壓尖峰時間基本吻合,才能夠更好的發揮降壓藥的作用和控壓平穩度。
在降壓藥的選擇方面,我們前面說了,雖然同樣是長效降壓藥,不同降壓藥對於血壓控制的平穩度也有一定的差異性,我們不但應該關注藥物在體內代謝的半衰期,還應該注意藥物對於血壓控制「峰谷比」。這個值是指服用降壓藥後藥物達到血藥濃度高峰時對血壓的降低幅度與第二次服用降壓藥時,血壓的控制幅度的比值,這個比值更能夠反映長效藥物的降壓平穩度,替米沙坦,硝苯地平控釋片等,都是峰谷比接近1的降壓藥,降壓平穩度往往更好。
除了看藥物的這些藥代動力學指標以外,對於每個高血壓患者本人來說,也要看實際服用藥物的血壓控制情況,比如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控釋片,從峰谷比血藥濃度平穩度來說,硝苯地平控釋片要完勝氨氯地平,但有的朋友就是吃氨氯地平降壓效果更好,血壓更平穩,吃硝苯地平控釋片,反而控壓效果不好,則不必看這些死指標,繼續使用氨氯地平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