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叫安欣,今年35歲,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我上面還有一個哥哥。
我和我哥先後在外地成家立業,雖然距離老家不遠,但由於工作繁忙,我們家團聚的時光就只有每年的春節。
本來春節對於我們家來說,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忙碌了一年,只有在這個時間可以完全放鬆身心,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安逸時光。
可走親訪友也是這個節日的一種傳統表達形式。自從我媽退休後,每年春節來我家拜年的人就絡繹不絕,甚至給我們增添了不少負擔。
我媽退休後,組織了一支老年活動隊。由於我媽組織能力超強,又是一個熱心快腸的人,隊伍里不管誰家有事,我媽都積極幫忙。所以隊伍一度達到了200人。
這對於我媽這樣一個一輩子沒有做過領導的人來說,是十分受用的。
2
每年春節,活動隊里的一些積極分子,會三五成群結伴來我家拜年。都是退休的老人家,話題離不開孩子。
和我媽走得比較近的孫姨,有個小兒子,快30了,還在家裡躺著啃老。
孫姨說,他兒子初中沒畢業就不念了,因為沒有學歷,很多工作做不了,不要求學歷的工作他又看不上。沒錢的時候他去打零工,有錢了,就在家躺著玩遊戲。現在兒子30歲了,孫姨想給他找個穩定的工作,好說媳婦,可是哪裡都不要他。
我媽看不得孫姨因為這事唉聲嘆氣,當著我和我哥的面,下達命令,讓我們無論如何要給孫姨的兒子安排一份工作。
孫姨的兒子沒有學歷,我們醫院他能勝任的工作恐怕只有護工了。可孫姨的兒子不願吃苦,一聽說要給人端屎端尿,他就果斷拒絕了。
我哥那時候已經是工廠里的一個小組長了,我媽就把孫姨的兒子塞給了我哥,讓我哥帶他去工廠找一份工作。
我哥一臉為難,說孫姨的兒子初中都沒有畢業,而且已經30歲了,工廠可能進不了。因為他們廠的要求挺高的,必須是技術工。
我媽哪裡肯在這些隊員面前掉面子,搬出來一堆什麼「得好鄉鄰勝過親」,「幫人一把,情長一寸」的大道理,命令我哥一定要把這事情辦成。
我哥爭執不過,只能應承下來,過完年他就到工廠人事部求了一個名額給孫姨的兒子。
誰知孫姨的兒子好吃懶做慣了,他適應不了工廠枯燥的工作,工作的時候心不在焉,弄壞了廠里一台昂貴的進口設備。
孫姨的兒子嚇壞了,連夜打包行李跑了。工廠雖然沒有明確責怪我哥的意思,但本來我哥要升任部門主管的那個位置,悄悄換了別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