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央視著名主持人,大家都會想起最近風頭正高的撒貝寧、朱廣權、王冰冰、董卿等一眾由央視扶持起來的新老人物,但其實在十幾年前,央視還有一位風光無限的主持人——方靜。
《中國新聞》、《焦點訪談》,這一系列出名而重要的節目,方靜都曾擔任過當家主持人,並且在23歲時就名揚四海,可謂是一時風頭無兩。
但正是一位知名女主持人,卻在2009年6月9日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北大教授寫出一篇「爆料」博文,直指方靜是「竊取軍事情報的間諜」,並列舉出幾條看似有理有據的證據,網民們的輿論瞬間將她送上了「高峰」。
此事一出,方靜在主持界是徹底待不下去了,她被央視解聘,前途盡毀。幾年後,她更是因此事鬱鬱寡歡,最終在44歲時就客死他鄉,下場異常悽慘。
那麼,方靜究竟是不是如那位教授所說一般是個「間諜」呢?她又為何會被別人認為有「間諜」行為呢?
成名之路
1971年,方靜出生在北京的一所小院子中。她出生的安穩平坦,可誰都沒想到,這個小女孩後來的一生會如此跌宕起伏和坎坷。
她的父母之所以為她取名為方靜,是想讓她成為文靜的女孩子。但方靜卻偏偏往反方向成長,不僅性格活潑外向,還是胡同里的孩子王。
雖然方靜在性格方面沒有達到父母的「標準」,但學習成績方面卻是他們的驕傲。她從小就在班裡名列前茅,每次開家長會都能讓父母笑容滿面的去,風風光光的回家。
除此之外,方靜優越的先天嗓音條件也令人羨慕,唱歌鏗鏘有力又充滿小孩子的活力。並且還有一副看起來超越同齡人的端莊和穩重氣質,只要她往那一站,小朋友們就不由自主地聽她指揮了。
有一天,方靜的母親在報紙上看到電視台正在招小演員,要求外形好、能說會道,最好還會唱歌。她一看,這不就是照著自家女兒的條件寫的嘛!
母親帶著她來到節目彩排現場,方靜以優越的好嗓子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關注,展現出了過人的唱歌天賦。節目負責人當天就拍板,指定方靜和其他小朋友合唱一首歌曲。
之後,節目一經播出,小方靜就在當地略有名氣了。後來經過專人的培養和挖掘,更是成為家喻戶曉的小童星。
後來,我國著名歌唱家郭蘭英無意間看到了方靜唱歌的節目,被這個小女孩兒乾淨卻渾厚的嗓音所吸引,主動找到方靜母親,希望能收她為徒。
拜歌唱家為師百利而無一害 ,方靜母親自然不會拒絕。就這樣,方靜的先天優越嗓音經過後天的專業培訓,唱出了幾歲小朋友沒有的感覺,這讓她從眾多同行中脫穎而出,成為金字塔尖的一員。
原本方靜只要按照這條路老老實實地走下去,中國未來可能會出現一位優秀的歌唱藝術家,但方靜的母親卻在女兒六歲之年改變了主意。
她認為,到什麼年紀就該做什麼樣的事,孩子已經要上小學了,抽不出多餘的時間訓練歌唱,更重要的還是學業,畢竟她還想讓女兒考上大學,做一份更加耀眼的工作。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對於母親突然的轉變,方靜也並沒有什麼怨言。事實證明,足夠優秀的人,在各行各業都能闖出自己的前途,很快方靜就適應了忙碌的學習生活,在學校里過得順風順水,學習成績也是扶搖直上。
在中學期間,方靜以名列前茅的優異成績獲得了保送外國語大學英語系的名額,這足以證明她在學習方面的成就。
但方靜的母親卻選擇讓孩子走捷徑,二是堅持讓她通過參加更困難的高考進入大學。因為她覺得女兒的嗓音條件正適合當主持人,說不定以後還能進入中央廣播局。
可方靜的母親也擔心女兒不想走她安排的路子,畢竟青春期的女孩都有自己的想法,於是她還是詢問了女兒的意見。
沒想到方靜竟然坦然地說:「當主持人也不錯,以後還能天天上電視呢!」
就這樣,方靜又開始備考廣播系的大學。她的學習能力真是驚人的強,哪怕是通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她也成功地進入了北京大學廣播學院的播音系。
在校期間,方靜在學校里也是風雲人物。姣好的外形條件再配上大氣的主持颱風,一度成為學校晚會的金牌主持人。而這樣優秀的學生,自然也引起了中央電視台的關注。
中央電視台
可以說,進入中央電視台當主持人,是方靜人生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她被當成重點培養對象,23歲就能挑大樑擔任《中國新聞》的主持人。
事實證明,中央電視台的領導沒有看錯人。節目一經播出便好評如潮,除了新聞本身的真實性、及時性得到讚揚,方靜更是引起了大眾的關注。
之後,方巾又在《焦點訪談》、《國際觀察》等重要欄目中擔任主持人,一路順風順水。不僅和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做過搭檔,還成長為「央視一姐」。
謠言中傷
方靜對外表現出來的性格一直是直爽、外向,又帶有主持人採訪時特有的犀利,看起來很是不好招惹,但她又沒有壞心思,做什麼都是直來直去。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地道的北京大妞性格,卻給方靜招來無端的猜測和謾罵。有人在網上造謠,說她目中無人,成名後尾巴翹到天上去了。
對此,方靜一直沒有解釋過。她覺得公道自在人心,沒必要特意為了那些無聊的人而占用公共資源解釋。幸好她多年來積累下的形象很紮實,大家沒有被這些風言風語欺騙了。
而方靜更是將所有專注力放於自身的專業素養上,她不僅堅持學英語,還在空餘時間考取了研究生學歷、博士學歷以及一級播音員。
這樣的中央主持人自然是受到了全國人民的喜愛,那些無傷大雅的謠言在方靜面前都構不成傷害。
大家能這樣相信方靜,一方面是因為央視招人本就條件苛刻,他們不願意相信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也會傲慢無禮;另一方面是,人的性格無關專業能力,只要方靜主持節目時依舊穩定,觀眾就依然會買帳。
但所有信任的大前提,都建立在方靜本身的形象就具有說服力的基礎上,一旦她觸動國家安全或是點燃大眾敏感點的事情,她辛苦建立的信任大廈就會傾刻間倒塌。
而不幸的是,這兩點方靜都同時觸及了。她在哈佛大學進修時,遇到了未來的男朋友,兩人相談甚歡,不久就擦出了愛情的火花。但重要的是,那名男子是台灣籍的。
當時,大陸和台灣偶爾會有「摩擦」,關係正處于敏感時期,一有風吹草動就會點燃大眾的輿論高潮。在這種情形下和台灣男子談戀愛,尤其方靜還是中央電視台的主持人,自然是極其不利的。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雖然後來兩人因性格問題分手,但還是被有心之人抓住了方靜的把柄。
2009年,一名北大教授突然在社交平台中聲稱:
「方靜是他國派來的間諜,申請去《防務新觀察》就是為了竊取我國機密,最終在5月12號晚被逮捕。」
一滴水激起千層浪,這看似毫無根據的猜測,卻在當時的網際網路上瞬間引燃了網友的怒火,對方靜的討伐聲一波又一波。
這次,她依然選擇我行我素,對外界的輿論並沒有太多的關注,她相信只要是謠言,就會有被拆穿的一天。
但大眾對於國防安全的關注和重視遠超其想像,大家都追著這件事不願意鬆手。再加上方靜遲遲沒有公開表明態度和立場,輿論不斷發酵,終於將她從神壇上拉下來。
很快,投訴信和投訴電話一個個如雪花般涌到中央電視台,領導不得不把方靜從《防務新觀察》欄目中撤下來。
漸漸地,她所主持的節目越來越少,直至最後完全消失,被迫從中央電視台隱退。
發文的北大教授也沒有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種地步,他害怕方靜會報警抓他,又主動承認了自己當時是在造謠,但當時的網友們已陷入瘋狂的境地,沒有人再聽他的解釋了。
後來,相關部門也介入了調查,證明方靜的確是被謠言所中傷,但可惜的是為時已晚。
英年早逝
方靜離開央視後,李思思等一眾新女主持人也相繼被安排在各個重要節目中,大家對她的懷念越來越少。
工作被取締,生活也過得不盡人意,方靜低落至谷底。可隨意造謠中傷她的北大教授,卻依然活躍在網絡上。
她一直在默默地等待大眾的道歉,但大家的視野早就被更多新鮮、更有名的事情占據了。
此後,方靜一直安安靜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鮮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就在大家都以為她再也不會出現時,方靜又在2015年5月的俄羅斯紅場的勝利大閱兵的鏡頭中笑著回歸了。
她的主持風格一如當年,又多了些時間歷練後的沉穩,熟悉的嗓音和大方的微笑一下子讓觀眾回憶起她當年作為主持人時的風采。
大家似乎已經忘了方靜曾經受到的傷害,期待她能再次回歸中央電視台。然而,方靜的出現卻猶如曇花一現,給觀眾留下美好的回憶之後就突然逝世了。
同年11月,方靜因胃癌在台灣逝世,年僅44歲。生前,她一直在等待中傷人的道歉和大眾的重新接納。
成為一個中央電視台的專業主持人需要十年或甚至幾十年的時間,方靜付出的努力是眾人難以想像的,可毀掉一個人卻又是如此簡單。她為之努力了半輩子的事業被一個隨口捏造的謠言毀於一旦,怎麼能讓人就此甘心呢?
但無論如何惋惜,方靜也早已離去。更重要的是,人們要對謠言有一定的辨識能力,不能輕易被煽風點火。
好在國家已經加強了對網絡輿論的監管,隨意編排他人、捏造謊言的人也會為此付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