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我家三喜臨門,我和老公定下了二套房,大哥和姑姐買的新房也裝修好了,準備年底舉辦喬遷儀式。
本來是天大的好事,我和老公卻很為難,因為我們不知道怎麼安排給哥姐的禮金。
我們在天津買的小兩居,當年喬遷就邀請了大哥和姑姐兩家來玩。兩家來回的機票都是我們訂的,我和老公也覺得理所當然。
姑姐卻顧念我們買房壓力大,一定要把機票錢給我們,我們沒收。她就按照票價偷偷加在禮金裡面了,足足給了我們3688元。
當時我們收到紅包也沒數,等他們都回老家了,才發現兩家給的禮金差了2000元。
這麼大的禮金差距,卻給我們出了一個大大的難題。
如果我們回去送喬遷禮,老家都是要寫禮簿的,一堆人圍著看,哥姐兩家的親戚也都認識。
要是給別人看到我們給大哥的少,給姑姐的多,肯定會議論紛紛。不僅大哥面子上過不去,也會顯得我和老公不會做人。
2
正當我們不知如何是好時,婆婆的電話打了進來。她問我們什麼時候回老家,又問我們準備給哥姐多少禮金。
「我們買房,大哥給的1688元,大姐給的3688元。」老公如實說了當年哥姐給的禮金差距,表示我們會按哥姐各自的規格給禮金,還讓婆婆想個辦法讓禮金不上禮簿。
婆婆一聽不幹了,直接撂挑子說她做不到,「禮金都要寫進禮簿的,你這個做弟弟的禮金更為重要,多少人盯著呢!你怎麼能給姐姐多,給哥哥少啊!」
老公連忙解釋,我們沒有區別對待,我們都是按照哥姐當年的規格回禮的。
婆婆開始罵罵咧咧:「你姐錢多燒得慌,本來商量好都給1688的,她幹嘛要多給?讓你為難,讓你哥沒面子。」
老公只好又跟她解釋,說姐姐多給的應該是我們給她家買機票的錢。
婆婆馬上反問老公:「那就是說多給的2000塊不算禮金了,那你姐也算是給的1688元!跟你哥一樣啊!」
3
老公有點被婆婆繞暈了,他還沒來得及說話,婆婆就開始下命令:「既然給的一樣,你就給一樣的回禮,就每家給個1888好了,加了錢數字也好聽。」
我和老公都覺得不妥,對視了一眼,老公說:「大姐給我3688,我給她1888?比她給的少那麼多,姐夫怎麼看她?這種事我可做不出來!她當年心疼我這個做弟弟的,我現在也不能讓她吃虧!」
「吃虧吃虧!你姐已經嫁到別人家了,你還擔心她吃虧?你應該為你哥著想,他和你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