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是一直陪我們80後,90後長大的國際巨星,至今依然憑藉諸多經典作品和低調謙虛的人品飽受讚譽。
說起周潤發,許多朋友第一印象里是他一襲風衣、高大偉岸的身影。百度百科上曾有記載他身高是182cm,但是他在接受魯豫採訪時,說自己身高不足180cm。這話不僅讓魯豫愣住了,連百度百科都有些吃不准了,刪除了他的身高項。而其他明星百度百科裡基本都有身高介紹,甚至包括郭敬明。
發哥真的不足180cm嗎?他並不是遠古人士,需要靠雪泥鴻爪去推測,至今仍健在。就算生活中不會輕易遇到他,但發哥給我們留下了足夠多的影視作品:《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上海灘》中的許文強,《阿郎的故事》中阿郎,螢屏形象數不勝數,有足夠充分的資料去360度看清他每一個細節。沒吃過豬肉也看過豬跑,發哥這身高,和其他人相比,最少也在180cm以上。
從他和成奎安、張耀揚等同期男星的合影中也可以看出,成奎安百度百科身高185cm,張耀揚百度百科身高181cm,感官上都是比較合理的。發哥個頭與成奎安差不很多,稍壓張耀揚一頭。最低也不會低於180cm。
魯豫還就這個事情與周潤發展開了後續探討,發哥講了一些道理,舉了一些例子。不過這些道理和例子,都差點意思,更像是為了前面的過度謙虛而硬找道理,接近扯謊的邊緣。
發哥這麼一謙虛不要緊,不知道害慘了多少娛樂圈明星。自從他身高不足180cm的言論爆出後,無數好事者以他為標準尺度,對多個明星真實身高進行求證,製作了多個版本。很多本來身高正常的明星,在他「不足180cm」的標尺下,被迫「縮水」,甚至人品也受到質疑,被認為謊報身高。幸虧被質疑的明星一般都是劉德華、成龍等老牌巨星,如果這種注意力放在初出茅廬的新人身上,恐怕就眾口鑠金了。
《菜根譚》中有句名言:「讓,懿行也,過則為足恭,為曲謹,多出機心」。意思是謙讓本是一種美德,如果過分謙虛,就會變成卑躬屈膝,顯得很虛偽,給人一種心機重、城府深的感覺,反而弄巧成拙。曾國藩也很推崇「謙」字,但也告誡過子弟: 「凡過謙則近於偽,不可不慮。物極必反,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會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謙讓的美德就會變質變味,甚至會引發意想不到的惡性後果。
古代有這樣一則笑話,某知縣會見知府。
寒暄罷,知縣問知府:「請問,大人膝下幾位少爺?」 知府答道:「有犬子二人」。並反問知縣:「不知大人有令郎幾人?」知縣暗忖,剛才知府自稱自己的兒子是犬子,我的兒子該怎麼稱呼呢?有了:「回稟大人,卑職只有一個5歲的王八羔子。
古西方有伊索寓言,我國古代也有這樣充滿智慧的幽默故事。這個故事中一方面反映了知縣的呆板,另一方面也說明人不可過謙,適度就好 。
說到這裡小編想冒天下之大不韙說下一下人人尊崇國寶級大師季羨林和袁隆平老先生。兩位都已經故去,也同樣給後人留下豐碩的財富,但在謙虛這個問題上,雙方處理不同。2006年,《感動中國》欄目組給醫院裡的季羨林送去鮮花和榮譽,他顫顫巍巍連說兩句:受之有愧。一群人感動的稀里嘩啦。當時還在上大學的我就覺得這話說的頗為不妥。如果連季老的成就都要受之有愧,那全國的學者只好萬馬齊喑了,誰要「重抖擻」,那豈不是不自量力翹尾巴、沾沾自喜。袁隆平也在受採訪時說過受之有愧,但接下來的話卻是:我的獎太多了,我不在乎這些東西了。這就讓人覺得舒服多了。像這種要封神的人物,一言一行都要給社會做表率,尤其對於心智單純、尚未成熟的青少年,影響非常大。青少年只會看到偉大人物謙虛的言表,卻難以窺視他們驕傲的內心。
未完待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