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的口號喊了很多年,可是,真的平等了嗎?真的平等過嗎?
近幾年,人們對生男生女的事已經沒有那麼介意了。准爸媽對孩子的性別不再執著了,他們更在乎的是孩子的健康問題。如果孩子沒有健康可言,那麼,是男孩是女孩又能怎樣呢?如果能夠想明白這一點,估計就沒有那麼多的老年人去關注兒媳生的是孫子還是孫女了。
或許是自古以來的男尊女卑在作祟,一直有一部分人認為只有男孩才是家裡的香火,只有男孩才能傳宗接代。其實,男孩怎樣,女孩又怎樣呢?心心念念盼著生男孩的家庭,家裡難道有皇位要繼承嗎?還是家裡有數不盡的財富必須後繼有人呢?現在稱男孩為「招商銀行」,作為長輩可以給下一代留下什麼呢?
如果不過是普普通通的家庭而已,糾結男孩女孩,無異於在給自己的人生找麻煩。
從兒媳的角度來講,無論是生男孩生女孩都是自己的親生骨肉,怎能不疼怎能不愛。大多數情況下,在乎生男生女的人都是婆婆。儘管婆婆自己也是女人,但是,如果兒媳讓她抱孫子的願望落空了,她還是會把所有過錯通通怪到兒媳頭上。
兒媳心裡的委屈又能跟誰說一說呢?生男生女的事情終究不是她決定的。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結果,哪怕那個結果是苦果,也是逃不掉躲不了的。當婆婆嫌棄兒媳生了女孩的時候,她可曾想過,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有一天追悔莫及的時候,誰也幫不了她。
結婚?不結婚?
李禮和老公結婚的時候,雖然她對婆婆並不了解,但是也沒想到婆婆會如此重男輕女。辦婚禮之前,李禮和老公已經領完結婚證了。布置新房的時候,婆婆沒有經過李禮允許就在臥室里貼了幾張寶寶的畫報。李禮覺得挺俗氣的,不過,她沒好意思跟婆婆說什麼,只是問了一句,「為什麼青一色都是男孩呢?」
婆婆說,「一個家要是沒有男孩,哪像一個家呢?你們結完婚之後,馬上給我生個孫子,生兩個也行。總之,必須得有一個男孩。」李禮驚呆了,這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會有這樣的思想呢?而且,生男生女的事情誰能說得准,婆婆怎麼能夠提出這樣無理的要求呢。李禮覺得婆婆變臉變得挺快的,領證之前各種慈眉善目,領證之後,翻臉比翻書都要快。
李禮看看老公,他的表情也很無奈。那一刻,李禮有點不想結婚了,她認為婆婆一定不是在一件事情上如此強勢。按照婆婆的性格,兩人根本處不好,除非李禮一讓再讓,李禮知道自己做不到。結婚前夜,大多數女人都在為自己成為新娘的那一刻感到幸福與興奮,只有李禮還在考慮自己是不是要退婚。
李禮抱有一絲僥倖心理,萬一是自己想多了呢?萬一婆婆以後變了呢?萬一老公能夠說服婆婆呢?總之,李禮還是嫁了,婚禮照常舉行。
李禮甚至還在想,「萬一我以後生了個男孩,現在擔憂的一切不就都不存在了嘛。」披上婚紗的那一刻,當李禮看到鏡子中的自己,她還是覺得挺美的。未來等著她的,一定是幸福的婚姻生活。至於婆媳矛盾,她更願意相信是自己杞人憂天。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孕期呵護備至,產後冷若冰霜。
婚後第三個月,李禮懷孕了。當婆婆發現李禮有了晨吐跡象之後,一口咬定李禮肚子裡懷的是男孩。婆婆對兒媳說,「按照我多年的經驗來看,你肚子裡懷的一定是男孩,一定是個孫子。我有經驗啊,我懷我兒子的時候吐得就特別厲害,我懷我姑娘的時候就什麼反應都沒有。兒媳啊,要是你讓我抱上孫子,你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了。」
李禮沒想到,婆婆對於她懷孕的事情竟然如此興奮。從那以後,李禮再也沒有下過廚房,她想吃什麼婆婆都會給她買、給她做。只不過有一點李禮不太喜歡,就是她每次吐得胃空空之後,婆婆都要端來很多好吃的給她。要是李禮不吃,婆婆就會發脾氣。婆婆來來回回就是一句話,「你不吃可以,我孫子餓了,我孫子得吃。」
李禮可以理解婆婆的心情,她肚子裡懷的是自己的親骨肉,婆婆說得多了,李禮也擔心會餓到肚子裡的小寶寶。於是,吐了吃,吃了吐,一直折騰了五個月。終於不再孕吐了,李禮感覺自己像是重生了一樣,肚子裡的小寶寶有時候會踢她的肚子,李禮感到了初為人母的喜悅。
還有一件事讓李禮一直放心不下,婆婆張口閉口都是孫子、孫子的,要是自己以後生了個女兒,那可怎麼辦呢?婆婆會不會逼自己和老公離婚呢?婆婆會不會對孫女不好呢?李禮轉念一想,就算自己生了個孫女,那也是婆婆的親孫女。虎毒還不食子呢,婆婆不會如此狠心絕情吧?那個時候,李禮對婆婆還沒有完全喪失信心。直到女兒出生之後,李禮才見識了婆婆的翻臉不認人。
進產房之前,婆婆各種安慰李禮,還說她會在產房門口等她出來的。等李禮生完女兒出來的時候,只有父母在身邊,老公和婆婆都不知道去哪裡了。李禮出院後直接回娘家坐月子了,婆婆一個電話沒有,老公一條微信沒有,就好像沒有李禮這個人了一樣。
孩子還在月子裡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得了肺炎,還是挺嚴重的那一種。李禮給老公打電話,讓她把兩人的存款取出來送到醫院,老公在電話里答應得好好的。幾個小時過去了,李禮再打老公的電話已經打不通了,沒辦法,她只能打婆婆的電話,婆婆只對李禮說了一句,「誰生的賠錢貨誰養」。
萬法皆空,唯因果不空。
李禮怎麼也沒想到婆婆會對她的親孫女如此狠心,沒辦法,李禮的父母只能把自己的定期存款取出來,等到孩子出院的時候,他們的積蓄也花得所剩無幾了。李禮想到了離婚,當她跟老公提離婚的時候,老公怎麼也不同意,於是他選擇和李禮搬出來住。從那以後,李禮夫妻與孩子,幾乎和婆婆失去了聯繫。
每年春節老公都會回母親那裡過年,但是李禮和孩子一次也沒回去過。她知道,她和孩子對於婆婆來說是有可有無的。如果不是老公的堅持,他倆早就離婚了。李禮對婆婆的態度是,以後井水不犯河水。婆婆就當沒有她這個兒媳,她就當自己沒有這個婆婆,反正,壓根也不存在誰欠誰的。
兩年後的一天夜裡,李禮突然接到婆婆的電話,婆婆在電話里火急火燎地對她說,「你小姑子得了重病,趕緊把家裡的錢都取出來,馬上給我送到醫院來。」這是婆婆第一次主動給李禮打電話,那天老公出差在外地,否則,婆婆就不會直接找李禮了。
李禮也是母親,她能理解做母親此刻的心急如焚,但是想到女兒得肺炎的時候,婆婆的那些話實在讓她太心寒了。於是她只說了三個字,「我沒錢。」然後她就把電話掛了,翻個身摟著女兒繼續睡。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第二天一大早,老公就從外地趕回來了。李禮知道老公一定會回來,她早就把銀行卡準備好了。只不過,她不想看到婆婆,更加不想再和婆婆有什麼往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婆婆與兒媳之間的所有矛盾,都不是一天兩天形成了,而是經年累月的一個結果。婆婆希望兒媳如何對待自己,自己對兒媳首先也要做到。有的婆婆認為兒媳欠自己的,但是仔細想想,兒媳欠過婆婆什麼呢?不過是婆婆自己的一廂情願而已。
李禮對婆婆已經是盡己所能了,就算她的心裡無法原諒婆婆,但是在經濟上的幫助她沒有吝嗇。如果李禮一口咬定自己沒錢,那麼,她的婚姻就會岌岌可危。
婆婆的重男輕女確實讓李禮接受不了,李禮的心結可能一輩子都解不開了。不是因為李禮太小氣或是小心眼,而是在這件事情上,婆婆確實太過分了。當她埋怨李禮沒有好好照顧她的時候,先要檢討一下自己對李禮做過什麼。
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所以,家人之間不適合講道理。誰欠誰的又能怎樣?只要還是一家人,就要盡家人的責任與義務。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如此大度,內心的過結、怨恨與一個人的善良、釋懷並不相悖。原不原諒是自己的事情,但是,能不能過自己良心上的那一關,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放開自己的胸懷,不要在一些小事上計較,難過的、難為的都是自己。你可以不原諒一個人,但是,如何能夠在這個前提下做一些無愧於心的事情,值得商榷。
今日話題
如果你是李禮,是否可以原諒婆婆?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