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愛情里迷失的人,一般都輸得很慘。
愛情在沒有遇到柴米油鹽之前可以稱之為完美,除了偶爾的小爭吵和小矛盾以外,剩下的就都是甜蜜美好浪漫。所以在如今的社會人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不婚主義者,他們並不否定愛情的美好,他們也不會因為恐懼婚姻而放棄去享受愛情,他們勇敢的選擇步入愛情,但是頭腦清醒地選擇了不進入婚姻。這種觀念依然還沒有成為主流觀念,還被很多人無法接受。
因為在中國傳統觀念里,不以結婚為目地的談戀愛,都是耍流氓。這種觀念從產生開始,就將戀愛與婚姻聯繫在了一起,他們兩者之間的關係就是:戀愛是為婚姻打前陣,而婚姻才是戀愛的最終目的。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之下,中國人保無後為大作為傳承下來的一種文化,尤其是對於男性的標榜,與此同時,也將女性物化為傳宗接代、孕育生命的容器。
雖然不婚主義是當下呼聲非常高的一種觀念,但是整個社會的主流依然是談戀愛,然後結婚。婚姻是當下社會最基礎的人際關係,甚至可以說婚姻是當下社會構成的基本單位,每一個小家庭都是組成社會關係的一個單位元素。所以婚姻中的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剪不清理還亂的矛盾,也成為了當今社會最具有爭議的論點。
這些大部分以負面為主,但偶爾也會有正能量的婚姻觀點,讓一部分年輕人已經開始恐婚了。但是,但凡經歷過愛情的人都明白:在愛情里拼盡全力付出所有的那個人,一般都不得善終。
你是不婚主義,而我相信愛情。
桃子在上學的時候遇到了他的初戀,那是一個雖然長相平平,但氣質乾淨、說話總是很溫柔的男孩子。是桃子先追的初戀,於是兩人在大學裡面轟轟烈烈談了四年戀愛,直到畢業時桃子一心要跟著初戀回老家發展,桃子的初戀才跟桃子攤了牌。
「其實我是個不婚主義者,我確實挺喜歡你了,但是我不會跟你結婚了,如果你跟我回去,一定會耽誤你的青春和事業,所以我覺得我們就到這裡吧。」這是桃子的初戀跟桃子說的最後一句話,儘管桃子苦苦哀求,說她可以接受不結婚,但依然被初戀狠心拒絕,留下桃子便一個人回了老家,自此以後就像從未出現過一樣,消失的徹徹底底、安安靜靜。
那段時間的桃子非常傷心,難過,對身邊的一切事情都提不起任何興趣,一個人悶在家裡呆了整整兩個月,最後還是在媽媽的開導一下,才決定出去透透氣。或許是因為時間消磨掉了那一份不甘心,又或許是桃子在那一段難捱的時間裡快速成長,學會了與過去揮手再見,也學會了與自己和平相處。她開始好好生活,好好吃飯,開始努力尋找工作,就好像初戀從來沒有在自己的世界裡發生過一樣。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