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後的趙小姐的為了緩和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就算再忙也會給父母打打電話,關心關心父母,而且趙小姐的丈夫每個月有一些錢的話還會主動的讓趙小姐給岳母轉過去,理由也是不想讓一家人的關係變得緊張,最主要的是結婚後他也知道妻子的不容易,所以這才一直都想要在中間去幫助緩和一家人的關係。
可是這種付出卻漸漸的成為了一種理所應當的事情,在後來的日子裡岳母每個月都會張口問女兒要錢,一次都是一兩千,不算多,但是卻很頻繁,這讓趙小姐的丈夫心裡也有些的不舒服,不止一次的跟趙小姐說:
「你爸媽也有自己的工作,現在也還沒到退休的年齡,可是現在就每個月找我們要錢,是不是有些不合適了。」
趙小姐也為難的回覆說:
「唉,我也沒辦法,他們就我這麼一個女兒,我當初又執意的要嫁給你,現在離他們也很遠,也幫不了他們什麼事情,只能這樣了。」
這番話其實趙小姐的丈夫也理解,這讓丈夫也沒辦法硬來,只能夠一直這樣湊合的生活著。
可今年卻又鬧出了更大的矛盾,臨近過年了,前段時間趙小姐的母親卻主動張口問趙小姐要錢了,直言:
「閨女,今年過年回家的人多,親戚朋友們都要來,家裡要準備的東西也多,你們給我們拿兩萬塊錢。」
趙小姐一聽這話也是有些驚訝,跟母親說:
「媽,這過個年為什麼要這麼多錢,況且今年我也陸陸續續的給了你們七八千了,我們倆現在的生活壓力也大。」
不料母親卻說:
「頭兩年過年家裡也都冷冷清清的,也沒有什麼人走親戚,家裡的花銷自然少了點,但是今年不一樣,今年你姑姑,叔叔他們都要回來,一家人肯定是要在家裡吃飯的,你爺爺奶奶現在年齡也大了,能聚一次不容易,而且今年還得走親戚,這都得花錢,估計包包紅包就得幾千塊錢了,不得多準備點錢嗎?」
趙小姐卻顯得很不悅,跟母親說:
「媽,我們手裡也沒多少錢,這兩年都過得不容易,而且現在還有孩子了,實在也是沒辦法,您看能不能少點。」
面對女兒的話,母親卻直接打斷了,說:
「能有什麼不好的,當時不是一直誇你男人會賺錢麼,誇他家裡條件好麼,為了跟他結婚嫁那麼遠,還要跟我們吵架,現在怎麼沒錢了?怎麼過得不好了?」
母親的話讓趙小姐也十分的無奈:
「媽,這兩年什麼情況您也不是不知道,而且他對我也好,他們家對我也好,從我結婚開始我們倆就一直給你們生活費了,隔三差五的一兩千,你跟爸也有工資,也有工作,而且身體健康,我一直這樣下去人家也不舒服,您怎麼不能替我考慮考慮,我也很為難啊,都已經這樣了,就不能接受麼?」
母親卻說:
「是不是那女婿不給,不行的話我給他打電話,我就不信我把我姑娘當初那麼少的彩禮,那麼大的讓步嫁給了他,現在連我們老兩口都不能善待了麼?你當初鬧夠了,你嫁出去了,你讓別人怎麼看待我們,彩禮彩禮給不夠,婚宴婚宴不舉辦,別人怎麼看我們倆人的,怎麼看我們家的?」
趙小姐也在這一刻哭訴了起來:
「媽,您是毀了我嗎?為什麼非要守著那些所謂的風俗啊!我嫁給他我過得很好了,他對我也好,他對我們家也好,為什麼您非要守著那些不好的東西啊,為什麼非要在意別人的話啊!你非要逼著我們離婚嗎?看著我離婚了你們就滿意了麼?」
趙小姐哭喊著掛斷了電話,事後趙小姐也很後悔,對母親又有了一次的歉疚,而丈夫得知了這件事情之後也很無奈,最後給轉了一萬塊錢,可是卻也依舊沒有讓母女的關係緩和,現在離過年越來越近了,可是一家人的關係沒有好轉讓趙小姐夫妻倆也挺難受的。
寫在最後:
一家人之間的感情並非是用錢去衡量出來的,而是需要彼此考慮,彼此尊重,互相理解,親人之間更是如此,像趙小姐一家人的關係說到底還是因為趙小姐所執著的婚姻從一開始並沒有完全得到父母的支持,導致了後來生活中一家人的不悅,在這樣的事情中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有的只是不同的角度所考慮的問題,趙小姐為了自己的愛情,為了自己的選擇而執著,可父母卻為了自己的風俗以及要求而堅持,最終釀成了這樣的一個局面。
所以說一家人之間的相處一定要學會溝通,好好溝通,固執己見,只讓對方讓步的家庭最終都會慢慢的給彼此留下隔閡,鬧出矛盾,導致最終的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