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很多婆婆就抓住「尊老」兩個字,在兒媳面前大做文章,認為自己是老人、是長輩,所以兒媳必須尊敬她、順從她、孝順她。如果兒媳做不到的話,婆婆就會認為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
當婆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跟別人說起自己的無良遭遇時,她從來沒想過,自己的要求是不是太過分了,她的語言和行為又是否給別人帶來了不小的傷害。大多數情況下,婆婆倚老賣老的時候都認為自己特別有理,兒媳對她所做的一切就應該拉出去凌遲。可在兒媳眼中,婆婆所承受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兒媳不虧欠婆婆什麼,所以,婆婆也沒有權利指使兒媳、要求兒媳。尤其是當今社會,想要在兒媳身上獲得存在感的婆婆,得到的只能是兩敗俱傷。
只有當婆婆放棄改造兒媳、改變兒媳、打造兒媳、管理兒媳的思想之後,婆媳關係才有可能會和諧。否則,婆婆與兒媳之間將永遠是一筆算不清的糊塗帳。婆婆委屈、兒媳心酸、男人為難,整個家庭都無法過上安寧的生活。如果說男人是婆媳關係中的關鍵,那麼,次要關鍵人物就是婆婆。
如果兒媳能夠遇上一個開明、寬容、理解的婆婆,哪還有什麼婆媳矛盾呢。兩人雖然不是親生母女,至少也能保證一家人其樂融融、和睦圓滿。當婆婆跟兒媳沒有摩擦的時候,才是天下太平的祥和景象。
遠嫁的女人,後悔了嗎?
婚姻對於女人來說,是一輩子最重要的抉擇之一。女人選擇了怎樣的男人,也就選擇了怎樣的人生和將來。老話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如果女人在婚姻大事上選錯了結婚伴侶,那麼,她往後的幾十年,都有可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些話對於未婚女人來說,就算是親生母親苦口婆心地告訴自己的女兒,做女兒的也未必聽得進去。如意就是這樣。
如意和男朋友李行談戀愛的時候,全家人都不同意。父母反對的主要原因是李行的家太遠了,女兒和他在一起就是遠嫁。他們夫妻倆只有這一個女兒,怎麼捨得她嫁得那麼遠呢。而且,將來女兒受委屈了怎麼樣,一個為她撐腰的人都沒有。如意足足和父母僵持了半年多,父母見如意是鐵了心想和李行在一起了,無奈之下,只能同意他們的婚事了。就這樣,如意嫁到了離父母兩千多公里遠的地方。
如意和李行在自己的城市領了結婚證之後,才第一次回李行的老家見了婆婆。在此之前,他們只通過電話而已,聽婆婆說話的聲音很溫柔,可見到真人之後,如意發現聲音有時是會騙人的。而且,婆婆是那種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人。李行在的時候,婆婆對如意還好一些,李行不在的時候,婆婆對如意就是命令的口氣,就像如意欠了她的錢沒還一樣。
如意在這個陌生的城市只有李行一個熟悉的人,有時她在婆婆那裡受了委屈連一個可以傾訴的人都沒有。有一次,如意跟李行抱怨婆婆的時候,李行卻說,「怎麼可能?我媽對你就像親閨女一樣,你說話可不能沒良心哪。」那一刻,如意終於明白為什麼父母不同意她遠嫁了。如果父母還在身邊的話,自己受了委屈至少還有家可以回。現在呢,舉目無親,除了這個如意根本沒有地方可以去。就連想哭的時候,也只能晚上躲在被子裡悄悄地哭。如意有些後悔了,她真的不應該違背父母的意願,可惜,一切都晚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各管各媽,成全了誰?
如意與婆婆的矛盾越多,她就越想家,因為不能陪在父母身邊,如意只能經常在網上買一些東西給父母,以表孝心。如意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她的人不在,給父母買點東西理所應當。這事被婆婆知道以後,她卻不是如此認為的,「兒媳,你現在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有什麼理由再給娘家花錢呢?再說了,你父母就差你那點東西嘛。而且,你只賺那麼少的工資,花的還不是我兒子的錢,這我可堅決不同意。」
如意對婆婆說,「媽,逢年過節我給我媽買點東西有錯嗎?就算我花的是李行的錢,我和他是夫妻,他賺的錢就有我的一半。老婆花老公的錢,難道不是天經地義嗎?」婆婆回復道,「我不知道別人家是怎樣的,在我家,你這樣就不行。我告訴你,以後各管各媽,只不過,你不能花李行的錢去孝順你媽。你用你自己的工資買我不管,你花我兒子的錢就不行。而且,以後你每個月都要往家裡交生活費,要是不交生活費,就不要怪我冷酷無情了。」
說來說去,婆婆和如意計較的都是錢。如意狠狠心說,「好,婆婆,這是你說的。以後各管各媽,我花我賺的錢照顧我媽,至於你將來怎麼樣,生病了、缺錢了都和我沒有關係。」婆婆說,「一言為定」。那天晚上,如意哭了很久。李行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她一句話也沒有說,她知道,李行只會向著自己的母親。既然如此,不說也罷。
為了多賺一些錢,如意在網上報班專門學習了PS技術。學成之後,如意會在婚紗影樓接一些修片的工作。一開始如意的技術不是很熟練,賺得少效率低。熟練之後,如意的兼職工資也可以賺不少了。後來,她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還和一些廣告商有了初步的合作。估計婆婆怎麼也沒想到,被她小看的如意竟然在事業上超過了李行。工作室步入正軌之後,如意從原來的公司辭職了,徹底成了工作室的小老闆。
病來如山倒,何去何從?
經濟富足之後,如意並沒有大手大腳地花錢。除了固定給婆婆的生活費,以及給父母的生活費等,大部分錢都被如意存起來了。現在,如意想父母了隨時都可以回去,飛機票也不貴。有時間的時候,如意還會選擇去她想去的城市,哪怕只住一兩晚,只要她開心,錢已經不是問題了。對於如意來說,她終於體會到經濟獨立給自己帶來的真正自由了。
出嫁以後,如意從來沒有給母親過過生日。這一年,如意準備回家給母親一個驚喜,她買好了蛋糕和禮物。母親開門看到她的時候,抱著如意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如意也很激動,這幾年第一次給母親過日子,她欠父母的實在是太多了。
如意帶父母去了當地最好的飯店吃飯,這時父母才知道如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並且可以賺那麼多錢了。一家三口還沒吃完晚飯的時候,李行突然來了電話,「老婆,我媽住院沒人伺候,你回來吧。」如意走的時候婆婆還好好的,聽李行說婆婆是突發腦出血,情況不太樂觀。如意想起她和婆婆以前的約定,「老公,你可能不知道,我和你媽早就說定了,各管各媽。所以,你媽住院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我媽沒住院。今天我媽過生日,我不想和你說這些,就這樣吧。」
如意掛了電話陷入深深的沉思,到底該不該回去看婆婆呢?難道真的不管婆婆了嗎?如果真的這樣做,自己的婚姻還能保得住嗎?
如果婆婆對兒媳理解和寬容,兒媳對婆婆也能做到如此。如果婆婆和兒媳斤斤計較的話,那麼兒媳有一天計較起來,婆婆無異於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為了兒子的幸福和全家人的和睦,婆婆真心沒必要和兒媳計較太多。多一些包容與體諒,婆媳之間哪有什麼解不開的結呢。
如意沒有聽父母的話執意遠嫁,有一天她在異地他鄉流淚的時候,才能明白父母當初為什麼那麼說。從李行對如意說的話可以看出,他在老媽與老婆之間選擇了老媽,所以如意才會更委屈。婆婆對如意已經百般挑剔了,更可悲的是,如意連自己的老公也指望不上。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當婆婆和如意約定「各管各媽」的時候,她一定沒想過有一天需要照顧的人竟然是自己。以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呢,臨時抱佛腳已經晚了。不過,如意不見得真的不管婆婆,如果她還想要自己的婚姻的話,她會回去照顧婆婆。至於對與錯,很多事情都是沒有對錯的。
婆婆刁難兒媳,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刁難自己的兒子。大多數婆婆與兒媳為敵,不過是希望得到兒媳更多的孝順與尊重。殊不知,兒媳是否孝順婆婆、是否尊重,完全看婆婆如何對待兒媳。婆婆將來會收穫什麼,就要問問她自己曾經做過什麼了。因為,有付出才會有收穫,種善因才能得善果,請婆婆們好自為之。
今日話題:
如果你是如意,會不會回去照顧婆婆?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