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以後,如意從來沒有給母親過過生日。這一年,如意準備回家給母親一個驚喜,她買好了蛋糕和禮物。母親開門看到她的時候,抱著如意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如意也很激動,這幾年第一次給母親過日子,她欠父母的實在是太多了。
如意帶父母去了當地最好的飯店吃飯,這時父母才知道如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並且可以賺那麼多錢了。一家三口還沒吃完晚飯的時候,李行突然來了電話,「老婆,我媽住院沒人伺候,你回來吧。」如意走的時候婆婆還好好的,聽李行說婆婆是突發腦出血,情況不太樂觀。如意想起她和婆婆以前的約定,「老公,你可能不知道,我和你媽早就說定了,各管各媽。所以,你媽住院和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我媽沒住院。今天我媽過生日,我不想和你說這些,就這樣吧。」
如意掛了電話陷入深深的沉思,到底該不該回去看婆婆呢?難道真的不管婆婆了嗎?如果真的這樣做,自己的婚姻還能保得住嗎?
如果婆婆對兒媳理解和寬容,兒媳對婆婆也能做到如此。如果婆婆和兒媳斤斤計較的話,那麼兒媳有一天計較起來,婆婆無異於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為了兒子的幸福和全家人的和睦,婆婆真心沒必要和兒媳計較太多。多一些包容與體諒,婆媳之間哪有什麼解不開的結呢。
如意沒有聽父母的話執意遠嫁,有一天她在異地他鄉流淚的時候,才能明白父母當初為什麼那麼說。從李行對如意說的話可以看出,他在老媽與老婆之間選擇了老媽,所以如意才會更委屈。婆婆對如意已經百般挑剔了,更可悲的是,如意連自己的老公也指望不上。
當婆婆和如意約定「各管各媽」的時候,她一定沒想過有一天需要照顧的人竟然是自己。以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現在呢,臨時抱佛腳已經晚了。不過,如意不見得真的不管婆婆,如果她還想要自己的婚姻的話,她會回去照顧婆婆。至於對與錯,很多事情都是沒有對錯的。
婆婆刁難兒媳,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刁難自己的兒子。大多數婆婆與兒媳為敵,不過是希望得到兒媳更多的孝順與尊重。殊不知,兒媳是否孝順婆婆、是否尊重,完全看婆婆如何對待兒媳。婆婆將來會收穫什麼,就要問問她自己曾經做過什麼了。因為,有付出才會有收穫,種善因才能得善果,請婆婆們好自為之。
今日話題:
如果你是如意,會不會回去照顧婆婆?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