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事兒太多,你和孫女回來過年就行」兒子:人家已不是你兒媳

2023-01-23     言諾     11263

聽著母親的話,大勇心裡更不好受了。

過完元旦節的第一天,妻子和他領了離婚證,雖說在他「不能快過年了,再讓女兒看到爹娘分開」的請求下,妻子同意暫時還住在一起,但妻子對他的態度,已冷淡的如同陌生人一般:只會當著女兒的面和他說兩句話,平日裡做飯,也是不會再做他的那一份。

夫妻倆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呢?

說起來,大勇有一定的責任,他的母親也「脫不了干係」。

12月初的時候,大勇的女兒過三歲生日,他母親好心打了個電話,祝小孫女生日快樂,可因無意間的一句話,又勾起了大勇妻子的不快。

等你過年和爸爸一起回來,奶奶再好好給你補過個生日,到時和爺爺一起給你買花衣服和好吃的、好玩的!

大勇妻子覺得,他母親真要有那個心,不如轉點錢來得實在,非要給孩子畫大餅乾什麼呢?離過年還有一段時間,就在想著讓他們回老家過年,合著今年他們一家三口還是不能留在自己家過年了?她真是厭煩回婆家過年!

見妻子一個勁兒地發牢騷,大勇也有些急了:老人家好心好意給孫女說些好話,你非要在那鑽什麼牛角尖?就算是老人讓回家過年又怎麼了?一年就熱熱鬧鬧那麼一次,值當那麼計較嗎?

「兒媳事兒太多,你和孫女回來過年就行」兒子:人家已不是你兒媳

看到大勇那無所謂的態度,妻子瞬間就發了火,她質問大勇:自己為啥不喜歡回婆家過年,大勇心裡難道就沒點數嗎?一年一年又一年的陪大勇回去,大勇是痛快了、開心了,可她怎麼樣,大勇有考慮過嗎?

她和大勇結婚六年了,是年年回去過年,哪怕是她剛有女兒那年,大勇也是不在乎年幼的女兒回老家冷不冷,執意要回去。

別人都是回去被家人疼、被家人愛、被家人體貼,她倒好,回去就是不停地做飯、洗碗、打掃衛生,還要不停地受婆婆的氣、被婆婆數落:做得飯好吃了,一大家人圍坐在餐桌旁不管她還在忙活、先下筷;做得稍微難吃一點,婆婆會挖苦她「都做了人家的媳婦,或者是都在家帶孩子的人了,飯還做不好,怎麼能養好孩子」。

關鍵是她還不能給大勇抱怨,還沒說一句,大勇只會說,「就回來幾天盡個孝心,忍一忍!誰家過年不是這樣的?大家都忙!

如果說就她一個兒媳婦,婆婆可著她使喚,她的確是忍忍就算了,可還有一個弟媳婦,婆婆只盯著她,她真是覺得咽不下那口氣。

婆婆幫小叔子帶了一胎帶二胎,給她就帶了一個月的孩子,一家人在一起過年,大多數時間還是她在忙裡忙外,憑什麼?就憑弟媳婦生了兩個兒子,金貴?

「兒媳事兒太多,你和孫女回來過年就行」兒子:人家已不是你兒媳

說起孩子,這也是她最不能忍的地方。

婆婆次次都是給她女兒兩百塊壓歲錢,給小叔子家的兩個兒子卻一人五百。

她倒不是計較錢多錢少,而是生氣婆婆竟然對那麼小的孩子「區別對待」!

也正因為此,去年的大年三十,她和大勇的母親吵了一架,她覺得自己被輕視就算了,但孩子是無辜的,婆婆不看她在婆家毫無怨言忙活兒的份上,至少得看在大勇的面子上吧?畢竟,那也是大勇的親閨女啊!何必非要做那麼絕呢?

這婆婆做的事,哪一件說出來,表面上是不待見她、看不起她,但實際上,難道不是婆婆不喜歡大勇這個兒子?都做到這個程度了,大勇還一點都不知道替她說句公道話,她憑什麼還要回婆家主動找氣受?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