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病重住院,兒媳帶娃回娘家過年,兒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3-01-23

婆婆病重住院,兒媳帶娃回娘家過年,兒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01

婆媳關係一直是困擾許多家庭的難題,一旦婆婆和兒媳發生矛盾,兒子在其中更為難了。

一面是自己的妻子,一面是自己的母親,他到底向著誰?

在很多婆婆眼中,兒媳終究是外人,婆婆認為,兒媳嫁到他們家,就應該任勞任怨,做好一個媳婦應該做的事情。

往往兒媳婦做的很多事情婆婆都是不滿意的,不少婆婆甚至認為因為兒媳的出現,搶了自己在兒子心中的位置,這種畸形的心理是不可取的。

但凡婆婆與兒媳之間多一些理解和尊重,互相體諒體諒對方,家庭矛盾會減少不少,也會變得更加和諧。

02

小文(化名)和小娟(化名)是一對恩愛的夫妻,他們從大學的時候開始戀愛,畢業後,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也攜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結婚後,這個幸福的小家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小生命,小娟懷孕了,在懷孕的時候,小文的母親還來看過小娟幾次。

小文的母親一心念叨著,讓小娟給他們家生個孫子,小娟向來知道小文他們家重男輕女,聽到婆婆這麼說,小娟也沒有太理會。

到了小娟生產的那一天,全家所有人都守在產房門口,小文的母親嘴裡更是在不停地念叨,希望有一個孫子。

可是,終究沒能隨了小文母親的願望,小娟生下了一個女兒。

全家人都感到很高興,母女平安,但是小文的母親卻失望地離開了,連孩子都沒有看一眼。

整個月子期間,都是小娟的母親在幫忙照顧,小文的母親對一切不管不問。

出了月子,產假也休完了,小娟需要回去工作,小娟和小文白天的工作都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帶孩子。

而小娟的父母還沒有退休,也需要工作,照顧小娟的月子也是小娟的母親硬和領導請下來的假。

小娟想讓小文的母親幫忙帶帶孩子,小文的母親沒有正式工作,一個人住在鄉下,有時間幫忙看孩子。

小文將家中的情況和母親講了,小娟正處在工作的關鍵時期,能放下事業生孩子已經付出很多了,她需要回去工作,整個家也需要她的這份收入。

小文的母親並沒有理解兒子一家的難處,明確表示不會幫兒媳帶孩子,還為兒媳生了個女兒感到生氣,想讓兒子和兒媳再生一個孩子。

小文的母親認為沒有義務再幫他們帶孩子了,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解決。

聽到小文的母親這麼說,小娟感到很生氣,反問道:「現在你不幫我們帶孩子,難道以後你不需要我們給你養老嗎?」

小文的母親也很硬氣,直接回懟兒媳,我有兒有女,不用你給養老。

小文的母親都這麼說了,沒辦法,小娟在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年,頻繁往來工作單位和家中,一個人辛苦地帶著孩子。

同為女人,小娟覺得婆婆不知道體諒兒媳的不容易,認為在婆婆的眼中,自己終究是外姓人,被婆婆的所作所為寒了心。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因為這件事情,婆媳的關係一度降到冰點,幾年都沒有好好聯繫過,就是過年的時候,兒媳到婆婆家待了會兒,把面子功夫做到,好不讓小文感到為難。

就算小娟回婆婆家過年,小文的母親也沒有給好臉色,始終想讓小娟再生一個孩子,但是小娟就是不肯。

小文的母親總是這樣,小娟對她的印象變得越來越不好。

臨近過年,小文母親的身體突然變得不好了,生病住院了。

小文一直在醫院照顧母親,小娟一次沒有出現過,她始終記得婆婆冷血無情的話,不幫她帶孩子,生病養老也不需要她。

那婆婆都這麼說了,她何必去醫院自討苦吃,婆婆也不會給她好臉色看。

可能是生病了之後,對親情開始更加珍惜了,小文的母親在病床前,突然想要看看自己的孫女,快過年了,也想讓兒子一家在醫院好好陪她過個年。

小文是孝子,對於母親的請求,自然是答應了下來。

他立刻聯繫了小娟,讓她把孩子帶醫院來給母親見見,小娟告訴小文,她已經帶孩子回娘家過年了,不會回醫院的。

小文對於妻子的行為感到很不滿意,認為他的母親都生病這麼嚴重了,她還這麼做。

小娟告訴小文,這麼指責她,小文沒有理由,這是他的母親當初自己說的,不幫助照顧孩子,認為生了孫女沒用。

老太太有兒有女,同樣不需要小娟給養老。小娟認為自己沒必要自討苦吃,去小文母親那裡湊熱鬧。

對於妻子的回答,小文自認理虧,確實是當初小文的母親沒有幫忙帶孩子,現在想想,這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嘛。

小文自己一個人在醫院照顧母親應接不暇,十分辛苦,而且作為兒子,照顧母親還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需要一個女人來一起幫忙照顧重病的母親。

而小文的妹妹呢,老太太一心指望能給她養老的女兒,生活在國外,聽說母親生病了,就打電話問了問,也沒有多說什麼。

小文知道,如果不是母親當時做得那麼做得那麼絕情,還說不靠兒媳婦養老,以小娟的為人,母親生病,小娟會守在病床前,陪他一起照顧母親的。

誰承想,現在倒好了,大過年的,就自己一個人在病床前守著母親,妻子帶著孩子回娘家過年去了。

母親一心惦記著要看孫女,要一家人過年,他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03

良好和諧的家庭關係是需要共同維繫的,夫妻一旦結婚了,不單單是兩個人走到了一起,結合成了一個家庭。

更是兩家人走到了一起,每個人在這個家庭中,都有一份責任,學會互相分擔互相體諒,也會增進家庭關係的和睦,生活得更幸福。

一、婆媳之間要學會體諒,學會包容

媳婦嫁給了兒子,那便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之間便要學會互相體諒,互相包容。

年輕人生活在社會上,既要工作,還要照顧家庭,帶孩子,生活壓力也很大,過得很辛苦。

作為父母的,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適當地幫兒女分擔一些,也會幫助孩子減輕負擔,讓家庭關係變得更加和睦。

良好的家庭關係是需要相互磨合,相互包容的,婆媳之間,夫妻之間,難免不會發生小摩擦,有過小矛盾,將問題說開了就好了。

俗話說,一家人之間沒有隔夜仇,哪有什麼大矛盾,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問題就解決掉了。

我們要學會珍惜身邊那些最親近的人,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搭把手幫一把,良好的家庭關係便是在互相幫助中搭建的。

二、父母幫助子女照顧他們的孩子是恩情,要學會互相理解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父母退休了,年紀大了,就應該幫年輕人帶孩子。

其實,父母是沒有責任幫助年輕人帶他們的孩子的。

父母含辛茹苦將我們養大,他們已經盡到了撫養的義務,我們應該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

父母在退休後,年紀大了之後,還要幫我們帶孩子,是一種恩情。

我們都知道,帶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父母幫帶孩子我們要學會感恩他們,如果父母沒有幫我們帶孩子,我們也要學會理解。

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家庭關係才會變得更加和諧。

文/無筆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