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雙向奔赴,才能夠很好的建立。
不好的關係,經營起來會很累。比如說暗戀,暗戀一個人,感情是單向奔赴,一個人感覺不到愛,而另一個人愛到心碎。這樣的感情隨時都可以制止,只要想明白,隨時隨地都可以跳出來。
但是還有一種關係,就是婆媳相處。兩個人都能夠真心接納對方,才可能讓關係往好的方向發展。若是其中的一方婆婆,總是抱有敵對的狀態,不把兒媳當成自己家裡的人,處處針鋒相對,那麼,當婆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兒媳會有很多怨言,不願意照顧婆婆。
很多人從道德上,要求兒媳有照顧婆婆的權利。但是在情感上,是沒有辦法偽裝的。平時沒有建立起很好的關係,就不會有真情實感的流露。不是誰要求,就能夠做到。這是當時怎麼種的因,後期就會有什麼樣的果。
作為男人,不要以為婆媳之間的關係,相處不好也沒有大礙,到最後為難的還是自己。所以要帶領自己的家人,和自己的妻子搞好關係,並且真正地疼愛妻子,讓妻子慢慢地能夠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作為婆婆,也要設身處地的為兒媳著想,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向兒媳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讓兩個人的關係一直僵持下去。
嫁入大家庭,人多事非多。
黃玲和曹子軒談戀愛,彼此覺得合適,就結婚了。嫁入曹家之後,黃玲就覺得自己的生活過得非常的複雜,一天到晚雞飛狗跳的,曹家人多,一人說一句,嘰嘰喳喳的,就讓人頭疼。
曹子軒有三個姐姐,三個姐姐對曹子軒都很有怨氣,老是說父母疼愛弟弟,把家裡的好東西都給了弟弟,還說有了弟媳之後,他們兩個人一定要孝順母親。
黃玲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在家的時候對母親就很好,對待婆婆,也覺得應該像對待母親那樣,自己能夠尊重婆婆,婆婆也能愛護自己,但是實際情況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婆婆不疼愛三個女兒,但是三個女兒都非常的怕她,什麼都聽她的話。
婆婆對黃玲的要求,也是這樣的,動不動就拉下臉子,衝著她訓一頓,看她做什麼都不順心,說什麼都不如意。黃玲給婆婆買點東西,婆婆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小兩口一直跟著婆婆生活在一起,婆婆總是讓黃玲做很多的家務活,黃玲若是喊丈夫幫忙,婆婆就大呼小叫的:「這是我心尖上的一塊肉,在家的時候三個姐姐和我一塊伺候,你敢讓他幹活,你算什麼東西?」
的確是這個樣,老公在家被慣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己的衣服從來沒有洗過,飯是母親和姐姐輪流喂。打小就沒有干過一點活,家裡的活有母親,而且三個姐姐沒結婚之前,賺的錢都貼補到他的身上。
姐姐為難弟媳,婆婆偏心女兒。
三個姐姐以前幫了很多忙,雖然黃玲是間接性地獲得了好處,當時的彩禮,就是三個姐姐給湊的,但是自己結婚以來,三個姐姐來家裡的次數很頻繁,而且拿起東西來不顧管不顧。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每個姐姐到自己房裡來,不是夸衣服好看,就是說化妝品用起來讓皮膚又細嫩又滑溜。幾乎進自己一次門,就得拿走一些東西。一開始黃玲還不在乎,可是後來,自己不在家的時候,連招呼都不打,婆婆就領著她們去自己的屋裡。
有時候吃一些零食,拿她的一些小首飾,弄得屋裡亂七八糟的,有時候自己少了東西,還是很久之後才發覺。問及婆婆,婆婆就說不知道是被哪個姐姐拿去了。黃玲覺得這樣不行,於是就給自己的屋上了鎖,結果就像是捅了馬蜂窩,三個姐姐輪番去找婆婆告狀,說弟妹把她們當賊防。
婆婆也說:「做人不能那麼小氣,吃你點,拿你點東西是看得起你,一家人還上鎖,你這是防誰呢?」黃玲覺得婆婆很沒道理,自己過日子,鎖上自己的家門,是天經地義的一件事。為了這點小事,一家人鬧起來沒完。一氣之下,黃玲帶著老公出去租房子住。
姐姐們慫恿母親賣房,輪流照顧。
兩個人搬出去之後,三個姐姐想合夥做生意,但是婆家都不給出本錢,所以哄婆婆,讓她把房子賣了,把錢拿給她們做生意,三個人輪流照顧她。聽到這件事情,黃玲和曹子軒都覺得有一些冒險,不希望母親這樣做。
三個姐姐說話很難聽:「你是一個外姓人,這個家什麼時候輪到你說話了?我弟什麼都沒說呢,你算老幾?」黃玲說:「咱媽畢竟還有兒子,老了之後我們肯定要給她養老,你們慫恿她賣房子,我們當然有資格過問。」
沒想到連婆婆都不明白,總覺得黃齡是想爭家產,於是大聲斥責她:「給我養老你也配?我有三個女兒,她們將來都會孝敬我,你不要在這裡挑撥離間,房子我賣定了,將來也不用你管。」
生意失敗,婆婆無家可歸。
賣了房子拿到錢,三姐妹盤下來一個小店,交上了很多房費,而且還花大價錢裝修,但是三個人都不懂怎麼做生意,堅持不到兩年,把賣房子的錢全部都賠了進去。三姐妹的婆家都很著急,有的鬧得很僵,都到了離婚的地步。
而這時候婆婆也被她們三個人推來推去,誰都不願意往家領,這時候對婆婆說,你有兒子,要不跟著兒子兒媳去住,要麼自己租房子住,住女兒家確實不合適。一開始給婆婆租了一間小房子,姐妹三個還輪流照顧,後來各自的家庭都過得亂七八糟的,就沒有心再管自己的母親。
婆婆的日子過得十分拮据,連房租都交不出來,這時候他她沒有辦法,給兒媳打電話:「兒媳,我身無分文,你不養老就告你。」這時候黃玲說:「你有三個女兒,我不配。」婆婆頓時啞口無言,但是因為誰都不管自己,只能忍氣吞聲求黃玲。
看到婆婆可憐的樣子,黃玲也有一些心軟,把婆婆接回了家裡。婆婆也滿懷愧疚之心,在家裡幫黃玲收拾收拾屋子,做做飯,再也不提三個閨女有多麼孝順。可是沒想到這樣還不算完,一個姐姐離婚的,也想住進來,說當時自己幫弟弟結婚,又出錢又出力,現在自己落了難,弟弟應該伸出援手來相救。
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婆婆又求黃玲,讓她收留姐姐。黃玲執意不肯,婆婆就又是哭又是鬧,日子又無法過地消停。最後沒有辦法,婆婆和大姑姐擠在一間房裡,暫時先這樣維持。可是沒想到另外兩個姐姐找過來,要黃玲借給她們一些錢。黃玲哭笑不得,覺得自己有善心,縱容她們一次又一次地來打擾自己的生活。
曹子軒著急了,對他的姐姐說:「要不是你們當初慫恿媽媽賣房,怎麼會落到現在這個地步,你們自己過不好日子,就來找我,我欠你們的恩情,也差不多還乾淨了,此後你們是你,我是我,你們要是來看媽,我歡迎,要是來白吃白喝蹭錢蹭住,別說我不講情面,把你們打出去。」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看出弟弟的堅決,姐姐們這才消停,婆婆雖然心疼,但是也無話可說。黃玲雖然答應給她養老,也只是給她一些錢,大家在一起生活,平時並不親近,都很少跟她說話,婆婆仍然覺得很寂寞,但是她明白,這一切都是他咎由自取。
成年人,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不管是作為婆婆還是作為兒媳,或者是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一家人有相親相愛的感情,也有互幫互助的責任。但是每一個人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把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凌駕於他人之上。
作為婆婆,不要偏聽偏信,對待孩子要一視同仁。不要讓兄弟姐妹之間積累太多的怨恨,要讓兄弟姐妹之間友愛互助。每一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而父母也應該對子女還有兒媳,給予平等的愛。
如果這個家庭中兄弟姐妹眾多,父母更應該引導他們如何團結在一起,而不是想當然地過日子。不要拿兒媳和女兒做比較,更不要對她們區別對待。不要事事都覺得自己的女兒說得就對,兒媳是外人,就處處和她作對。做事要幫理不幫親,若是子女們有能力,就讓他們去折騰,不要輕易把自己養老的積蓄,都拿出來揮霍掉。
兄弟姐妹之間,不要眼中只看到利益,只想從父母身上多索取一些東西,等到養老的時候,就你推給我,我推給你。每一個成年人,不應該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當自己老去之後,心中應該盤算,應該怎樣過往後的生活。
不要把自己交到任何子女手上,而是手中留有一些錢,有一個安穩的住處,最好是有老伴相伴,有三五知己。每一個子女都應該孝順,家庭應該和睦,不應該分貴賤高低。
今日話題
嫁入大家庭中,怎麼處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比較好?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