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那十萬塊,老公蔫了,他知道母親確實沒有還錢的打算。這一點,確實是母親理虧。
離婚從婆婆嘴裡說出來,威脅了誰?
王欣因為這次談話和老公冷戰了好久,她把自己所有的憤怒都通過花錢的方式發泄出來。她故意買一些很貴的東西,還會故意在婆婆面前說出東西的價格。看到婆婆的臉一陣紅一陣白,王欣覺得很痛快。王欣很想看看,婆婆到底能忍到什麼時候。
一個月之後,婆婆終於忍不住了,她對王欣說,「兒媳,小叔子房貸沒還完,你再這樣花錢我就讓我兒子跟你離婚。」
離婚,王欣心想誰怕誰啊?反正婆媳關係鬧成這個樣子,恐怕自己以後也沒有好日子過了。於是她和婆婆叫板,「聽您的,必須離。不過離婚之前,先把我借你的十萬塊還給我。」婆婆笑了,「你說我借你的錢了,有人證嗎?有物證嗎?誰能證明你的十萬塊真的借給我了?我怎麼不知道這件事呢?」
王欣指指屋裡的攝像頭,「婆婆,你都這麼大歲數了,沒想到你還會耍賴。你看到上面的攝像頭沒有,裡面記錄了咱倆說過的所有話。不信的話,我現在就去電腦面前調給你看,視頻就是最好的證據。如果你不還錢,我就去法院告訴你。」
婆婆傻眼了,兩分鐘後說,「兒媳,我確實借你的錢了,一場婆媳沒必要驚動法院吧。這樣吧,以後你愛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媽再也不管了。」婆婆回了自己的房間,王欣看似勝利了,其實她才是最大的輸家。既輸給婆婆,也輸給老公。
婆婆與兒媳之間就是一場又一場的較量,沒有永遠的贏家,也沒有永遠的輸家。所有看似勝利的局面,都是全家人的失敗。
王欣與婆婆從一開始就把對方當成自己的敵人,一直站在彼此的對立面。所以,無論婆婆做什麼都是錯的,無論王欣做什麼婆婆都看不慣。自從被婆婆「騙」了十萬塊以後,王欣就知道她再也不會上婆婆的當了。
她賺多少錢都是自己的本事,婆婆揮之不去的想要占便宜的想法,王欣真的看不慣。所以,才會在婆婆面前不斷地花錢,挑戰婆婆的底線。其實,錯的人不光是婆婆,王欣也錯了。如果想要家庭和睦的話,王欣就必須找到她和婆婆和平共處的方式。一而再再而三地開戰,只能讓家裡的所有人都不舒服。
當婆婆的不應該拿離婚威脅兒媳。如果兒子離婚了,婆婆就開心了嗎?滿意了嗎?達到目的了嗎?婚姻是兒子與兒媳的事情,婆婆有什麼權力替自己的兒子做決定呢?如果做婆婆的不能把握這個分寸,兒子的婚姻一定是一塌糊塗。
做兒媳的也要有自己的方式方法,不要挑戰婆婆的極限,就算讓兒媳贏了,她又贏到了什麼嗎?贏的是一種感覺,輸的卻是一家人的情分,實在是得不償失。兒媳偶爾也可以從婆婆的角度出發,客觀地看一看想一想,到底哪些話是正確的。
今日話題
如果你是王欣,會不會和老公離婚?
歡迎來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