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女兒女婿去親家那邊過年,才四天我就後悔了:下次再也不來了
導語
大家都知道,過年就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出門在外的子女,不管再忙再累,都會在這個節日趕回家跟父母團圓,這也成為我們國人一種很自律的「回家習慣」。
對於有兒子的父母來說,年年幾乎都能和兒子一起過年的,畢竟兒子的根在父母這,但對於只有一個女兒的父母,過年就難了,畢竟女兒已經嫁人,那肯定就得回婆家那邊過年。最後娘家父母的春節,就會落空,好的情況就老兩口過,不好的情況可能就會一個人。
為了避免讓娘家父母過年落空這件事,不少年輕人也想出很好的主意,那就是把娘家父母接去婆家一起過年,這樣兩邊老人都不會落空,而且人多熱鬧,過年更歡樂。
雖然說這樣確實是一個很不錯的辦法,但是兩親家一起過年,真的和諧幸福嗎?老話常說:「親家之間不宜走得近!」有些親家之間短暫相處倒不會有啥事,可相處久了,卻還會矛盾四起的。
一位62歲的廖大爺,就傾訴了自己親身經歷:跟女兒女婿去親家那邊過年,才四天我就後悔了:下次再也不來了
來自廖大爺的自述:
都說親家之間不能走得太近,去女婿家跟親家一起過了個年後,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
今年62歲的我,是一名當地煙廠退休的老員工,退休金還不錯,每個月可以拿到7千多。退休前,我手裡也攢下了50來萬存款,名下也有兩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給親戚住。在經濟上,我可以說是不用愁了,可是在生活幸福上,我卻很是憂愁。
我和老伴只有一個女兒,那個時候像我們這樣有單位的,只能生一個孩子,所以沒有兒子一度讓我們很是遺憾,畢竟在過去我們還懷有「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舊思想。
但是,看到周圍人都一樣,只能生一個,加上兩夫妻的工資收入還不錯,就覺得身邊只有一個女兒也沒事,她嫁人了,我們就兩夫妻互助照顧著過日子,老到不行了,大不了一起去養老,反正我們倆有錢,自供自足,自己養老沒問題。
然而,讓我沒想到的是,人生難逃的「生老病死」,會來臨得如此之快。57歲那年,老伴檢查出癌症,原本以為花多點錢慢慢治療就會好的,誰知中途病變,讓老伴在治療到一半時,就走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