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房子借給親家暫住,誰知4年後想收回時,親家的態度卻讓我為難
導語
大家覺得親家之間,要怎麼相處才好?
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相信老話「親家之間不應該走得太近」,親家之間的關係很是微妙,一沒有血緣關係,二沒有長久的感情,僅靠一對小夫妻建立的親戚關係,看似關係很密切,其實卻很生疏的,所以不能走得太近。
也有人覺得,現在已經是新時代社會了,親家就是一家人,沒必要搞得親疏之分,尤其是各自都是獨生子女的,更沒必要分得太清,反而兩親家之間,要多互動多交流,這樣兩家人一家親,才會幸福!
其實,無論遵從哪一種說法,都是沒有絕對的錯與對的。不過,親家之間既要懂得親近,互幫互助,也要掌握一定分寸才行,不能走動太頻繁,更不能幫扶的過度,什麼都要有個度,不然親家可能就會變成冤家。
一位65歲的盧大爺就對此深有感觸:把房子借給親家暫住,誰知4年後想收回了,親家的態度卻讓我為難!
來自盧大爺的自述:
今年65歲的我,是一名退休老會計,也許常年精打細算,讓我早早就攢下了不少財富。
如今退休下來,我不僅每月擁有5000左右的退休金,而自己名下也有兩套房子,和一筆幾十萬的存款。雖然說這些財富,在很多人眼裡算不上很多,但是在四線小城市,卻是十分足夠我和老伴安享晚年的。
而在晚年養老上,我們兩口子也就沒有期望過什麼「養兒防老」,即使我們擁有一雙優秀的兒女,也沒有想過老了,要他們怎麼贍養,畢竟我們擁有的財富和條件,足以自供自給的養老。
我的一雙兒女,也算是獨立,結婚嫁人都沒讓我們老兩口操心什麼,就兒子買房的時候,我贊助了十來萬,而女兒也就給了她幾萬的嫁妝,就再也沒讓我掏過什麼錢!
本以為這樣各自安好的生活,會伴隨我們一直到老,誰知4年前的一個出於好心的決定,卻打破了我們晚年的安逸。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