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女子回老家相親,飯都沒吃上,相親男:不是沒相中,是養不起
01
現代人相親能成的機率變得越來越低了。
有一部分原因是當下的年輕人總會拿在短視頻上刷到的「如何快速識別相親對象合不合適」的類似視頻,來代入到自己的相親經歷中。
如果對方的這一毛病不符合自己的擇偶要求,然後直接Pass。
吳依晨(化名)的相親經歷就很符合這種情況。
02
吳依晨今年30歲,在杭州工作。
她這個年紀在一線城市還算是年輕人,沒結婚也很正常,身邊有很多30多歲的未婚青年。但是在她老家小縣城就已經被看作大齡剩女了。
其實她自己並沒有年齡焦慮,覺得有沒有對象、結不結婚都無所謂。
在她看來,她自己有足夠的能力養活自己,下班後回到出租房裡練練瑜伽、讀讀書,周末三五個朋友,相約一起出去吃飯,也很自在。
可是令吳依晨煩惱的是,她父母不這麼覺得。在父母看來,哪有到了年紀還不結婚的呢,現在不結,過幾年就是被挑剩下的了。到那個時候,想結都沒機會了。如果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那這輩子只能孤獨終老了。
父母一年到頭,每次晚上打視頻,都會給她灌輸這種思想,搞得她神經衰弱。
面對父母的日常催婚,吳依晨實在不知道如何是好。
自從25歲之後,吳依晨就很害怕過年,因為每年過年在家的那兩周,就是她最難熬的時候。
父母天天在她耳邊說:「晨晨,你李叔家孩子26歲都結婚了,你張姨家孩子27歲都有孩子了。再看看你,30歲了還沒對象。如果嫁不出去了,我們這張老臉往哪放?想當初我們30歲的時候,你都7歲了。」
別的人都期待著年假,吳依晨真想在公司加班不回家。
這不今年過年,吳依晨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相親。
吳媽托親戚給吳依晨介紹了個對象,想讓她先見見。這個如果不行,後面還有好幾個相親人選。
剛開始吳依晨並不情願去,覺得好不容易放了假,先在家裡睡幾天再說。但是爸媽輪番在她耳邊嘮叨,使她不得不去。
吳依晨與相親對象約在一家餐館,這家餐館還是聽朋友介紹,口味不錯。再加上裝修也很好,想著第一次見面,還是要讓雙方舒服為主。
令吳依晨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相親,讓她第一次對自己產生了嚴重懷疑。
相親對象劉文韜(化名),提前20分鐘到了餐館,然後坐在那裡等她。
等到她趕到的時候,正好是雙方約定的時間,不早不晚。
劉文韜看到吳依晨長得還不錯,確實長在了自己的審美點上,就想跟她繼續聊下去。
可她的準點到達地點,讓相親對象很不舒服。在劉文韜那裡接收到的信息是,這個女生對此次相親不重視。如果重視的話,她一定會與自己一樣提前趕到。
接下來,是雙方自我介紹的時間。劉文韜先是做了個自我介紹,說他一直在本地,單位在水利局。輪到她了,她說她在杭州工作,現在剛回來就被父母要求來相親。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劉文韜得到的信息就是,這個女生優越感很重,大城市回來的,不太能看得起小縣城的人。
然後,他們寒暄了一會兒。她主動聊起了她的工作經歷,以及在杭州的生活。想著能夠引導對方也談起自己的工作,認為這樣可以增加相互了解,避免第一次見面的尷尬。
劉文韜聽著吳依晨侃侃而談,隨之而來的不是對她的好奇。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了,這個女生與第一次見面的異性都能如此嫻熟地聊天,一定有過很多次相親經歷。
而後,聊得差不多了。劉文韜提出可以先點菜,他們邊等邊聊。吳依晨對此表示同意。
劉文韜出於禮貌的,覺得這種事應該女性優先,便讓她先來。
吳依晨拿過菜單,瀏覽了一下都有哪些菜。看了各個價位的菜,最後點了自己喜歡吃的。
然後詢問劉文韜,問他喜歡吃什麼,想讓他根據自己的愛好點他喜歡的菜。
她想著既然能相遇,就說明他們兩個人有緣分。即使做不成戀人,能通過此次相親多交個朋友也不錯。
吳依晨即使對相親很排斥,但是想到既然來了,就要好好表現。
她從始至終都表現得如此真誠。
而劉文韜並沒有體會到,他只沉浸在他在短視頻上看到的所謂相親對象,來判斷她這個人合不合適。
劉文韜把關注點放在了吳依晨點的菜的價格上,他看到她點的那些菜,價格都很高。
他就徹底坐不住了,他認為眼前這個女人,並不是適合的相親對象,他們兩個未來是不會有機會的。
劉文韜認為,她第一次見面就點這麼貴的菜,一點都不跟他客氣。說白了,就是想白嫖,還想試探他的經濟基礎如何。
再加上剛開始對她的那些印象,他得出一個結論:這樣的女人他養不起,他倆不合適。
他就說:「別點了,咱倆不合適,我感覺我養不起你這樣的女人,那就沒有必要吃這頓飯了。」
吳依晨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相親對象,既生氣,但也想聽他怎麼說。便說:「可否說一說哪裡不合適?」
劉文韜就把自她進門以來,對她的印象全部說了。
吳依晨非常氣憤,直接起身離開了。
03
吳依晨相過很多次親,遇到過各式各樣的相親對象,但是如此武斷就評價她的還是第一次見。
這次相親以失敗告終,但對吳依晨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劉文韜對她的評價像針一樣扎在她心裡,讓她對自己充滿了懷疑。
其實,隨著短視頻侵占了我們絕大多數的空閒時間之後,我們很容易將網上那些看似「相親經驗」的意見,來代入到我們自身的經歷中。對方自發的行為,我們就會為他們的舉動附上種種的負面印象。
長此以往,我們就會一直單身,也很容易增加對他人的不信任。
這是非常不正確的,所以一定要反觀自身是不是也會受到短視頻的影響,先入之見地去定義別人。
為了避免類似的情況,也提高自己相親成功的機率,這裡有兩個建議供大家參考。
一,突破那些局限自己的思維模式。
我們要意識到網際網路上的很多視頻,都是為了賺取流量,很多都是為了博人眼球,他們的所謂「相親經驗」並不客觀。
我們要對相親對象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試著與他們進行交流。從交流中來去判斷對方合不合適,而不是根據自己的猜測,來隨意給對方扣上一個又一個的「帽子」。
通過真誠的交流,不斷突破自己那些固有的思維模式,走出自己思維的偏狹。
二,看得見具體的人,而非抽象的人。
網際網路時代,我們與他人面對面接觸的機會也在減少,更多時間都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
所以面對具體的人,會不太適應,可以試著與對方打開話匣子,多與對方交流。要意識到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個獨立又具體的人,他們具有獨立的思想,他們是非常具體的。
不要計較得失,不要將對方格式化,以為他們就是短視頻下被反映的一群人。
如果我們將對方格式化,將他們的行為套在一套固定的程序中,我們就很容易忽略具體的人的美好,就無法對他們的想法有感觸,也會將他們抽象化。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