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十八年,范偉再登春晚,十幾年轉型之後,他終與過往和解

2023-01-25     昀澤     5524

可隨著本年春晚的播出,范偉的演出真正呈現在觀眾面前的時候,這一切仿佛有了答案。

范偉演了什麼,當他一句「建國飯店,老范」,一句「緣分」真正講出來的時候,立刻把觀眾帶回到了二十年前,帶回到了那個腦袋大脖子粗的伙夫身上。

跌跌撞撞二十年,范偉還是選擇在春晚的舞台上再演這個被他曾經拋棄了的角色。

毫無疑問,范偉是個有思想有追求的人,他不甘心永遠在趙本山的羽翼之下。在正當紅的時候選擇離開,重新開始,這是莫大的勇氣。

時隔十八年,范偉再登春晚,十幾年轉型之後,他終與過往和解

但是現在一個問題擺在人們的眼前,這些年范偉的轉型究竟成功了嗎。

這些年來,電影沒少演,他的電影在部分範圍內,在業內,在影評圈裡,都獲得了不低的評價。可是在更廣大的觀眾群體中,有幾個人欣賞過他的電影,又有多少人真正能看明白。老百姓一提起范偉,能想到的還是伙夫,是藥匣子范德彪,這幾個形象已經與范偉不可分割了,他也是通過這幾個角色才有了今天的知名度。

范偉曾經講過,他就像是一隻小雞一樣,本山劇就是他的殼,沒有這個殼就沒有他,脫不開這個殼他長不大。

但是情況卻不像范偉想像的那樣簡單,從科學的角度上說,小雞雖然脫離了蛋殼,但是蛋殼提供的養分是伴隨一生的。

范偉也是農民出身,他的根在農村,本山劇是最適合他的。藥匣子、范德彪這類角色就是農村人的典型,他通過本山劇在社會上打響了知名度。

時隔十八年,范偉再登春晚,十幾年轉型之後,他終與過往和解

很多人認為農村劇低級,沒有思想沒有深度,只有沒文化的人去看。謀求轉型沒有錯誤,可以如果有意識的去排斥農村劇,追求所謂的高級,也是不行的。

我們可以看到自從離開趙本山之後,范偉沒有再拍過農村劇。其實各種藝術題材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農村劇也可以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年輕人可以去看,高學歷的人也可以去看。

探索發展農村劇,這是個大課題,尤其是研究新農村。現在的農村和過去已經截然不同了,過去人們一提起農村,就想到灰頭土臉、滿臉皺紋、髒衣服破帽子。過去這些裝扮代表農民,可是現在農民已經不是這個樣子了。

農村的建設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農村蓋起了小別墅,修起了泊油路,很多農民已經不種地了,做起了形形色色的行業。拍攝新農村,展示新農村,這是當下我們影視從業者最應該做的。

范偉是有文化的人,怎麼把文化把新事物與農村結合,塑造出新時代新農民的形象。我們可以看到在《劉老根》後幾部中的藥匣子形象和前面幾部已經大為不同了。

藥匣子由一個灰頭土臉的農民成為了一個時尚、國際化的養生專家,從穿著打扮到說話風格上都緊跟潮流。現在我們看藥匣子,完全不會想像到這是一個農民,倒像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

范偉此次回歸春晚,也在向大眾釋放一個信號。范偉終究還是回歸根本了,他不再有意追求高端,而是踏踏實實,紮根土壤。過去的那些歷史不再是想要丟掉的拖累,而是養育著他的土壤。回歸本色的范偉才是真正的范偉,他以後的成就將不可限量。

時隔十八年,范偉再登春晚,十幾年轉型之後,他終與過往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