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子女孝敬父母,過年過節的時候給父母錢,其實就像小的時候從父母長輩那裡拿到壓歲錢一樣,是中國式的愛的表現。
而且更多時候,這些行為更是關乎於「面子」,其實不必深究。
小夏(化名)卻不這麼認為,她覺得只要是自己看不順眼的人,就算是丈夫家的親戚長輩,她也不給面子。
02
小夏的丈夫覺得她的脾氣越來越差了,夫妻倆時有摩擦,但是小夏不想讓步。
他們夫妻倆爭吵,主要還是因為給雙方父母花錢的問題。小夏不願意給婆婆花錢,但是給自己父母花錢總是很慷慨。
小夏和丈夫是在年初結婚的,這大半年的相處,讓他們把各自的缺點都暴露無遺。
他們兩人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是上世紀60、70年代的人,現在兩家老人也都50多歲了。
小夏覺得,自家親戚長輩,還有親戚家的小孩為人都比較真誠,但是丈夫家的那些親戚人品堪憂。丈夫承認這一點,而且他以前也被親戚欺負過。
小夏一開始並不是不願意給婆婆花錢的,剛結婚時,她也想做個好兒媳。
可是她發現,婆婆把自己送去地吃的用的轉手送給了親戚,雖說婆婆聲稱那些東西她用不上,或者是腸胃不好吃不了,但是小夏心裡還是不舒服。
小夏和丈夫剛結婚2個月,就因為這件事吵了架。
小夏說:「你家親戚但凡靠譜一點,我都不覺得這件事有什麼不對的!」
丈夫卻說:「不管怎麼樣,老人願意跟親戚來往是她的事,以前的事都過去了,畢竟還是親戚啊,你總不能讓我們家跟親戚都不來往吧?」
小夏聽了這話更生氣:「你家怎麼跟親戚來往我管不著,你媽想給他們送禮物,有本事就花她自己的錢,別把我精心挑選的東西送出去,太不尊重人了!」
聽妻子這麼說,丈夫反而更生氣了。
丈夫生氣不是沒有理由的,小夏家經濟條件並不好,她的工資每月也只有4千多,每個月也只往夫妻戶頭存1千元,剩下的她都拿去買化妝品、衣服,丈夫也沒說什麼。
結婚時,小夏父母提出要20萬彩禮錢,要求男方要有現房現車,他也都一一實現了。
更何況,小夏也不是什麼天姿國色的大美人,普通顏值,打扮一下還算有點好看,兩人交往幾年,沒有發生過大的爭吵。倆人有感情在,才結得婚。
可是小夏現在這麼計較男方父母的行為,就讓丈夫覺得她太小題大做了,懷疑她只是找藉口不想給公公婆婆花錢。
丈夫覺得吵到這裡,再不能說出這些很計較物質的話,因為說出來太傷人。
他沒再和妻子吵,只表明了態度,希望妻子不要再糾結這件事。
可誰知,從這以後每逢過節,小夏給公公婆婆買的禮物越來越少了,後來乾脆就不買,不提這件事。看到丈夫自己準備禮物,她立刻就甩臉色。
結婚半年時,小夏乾脆把夫妻共同存錢的銀行卡拿到自己手裡,說是不放心丈夫。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當時,丈夫什麼也沒說,但他從這個月開始不再往這張卡里存錢。夫妻倆都知道,他們還是在糾結送禮的那件事,只不過沒有撕破臉罷了。
之後再過節,丈夫就要求妻子用那張卡里的錢給婆婆買禮物。
那幾個月,小夏每次都照做,給自己父母買多少錢的禮物,就給婆婆買多少錢的。
等到過年時,小夏覺得自己的好機會來了,她取出1萬塊現金,精心挑選了包裝紙,把這一萬塊錢包得非常漂亮。
在正式過年前兩天,小夏帶著丈夫先回了離他們家很近的娘家,給母親送上1萬塊紅包。
然後小夏就跟丈夫去了婆婆家住,吃團圓飯的晚上,大家圍坐在一起看春晚,小夏就樂呵呵看著其他親戚家的人互相拜年,給老人送禮物。
婆婆還給她那些上了年紀的兄弟姐妹送禮物,給別人家小輩發紅包。
小夏全程置身事外,坐在一邊嗑瓜子。
丈夫知道,小夏這次是一分錢的禮物都沒有準備,專門讓婆婆難堪!
丈夫很生氣,不論以前親戚之間有什麼過節,早就已經過去了,過年的時候起碼面子上要過得去,妻子這麼做,就顯得自家沒家教。
丈夫連忙掏出手機,給親戚家的孩子發紅包,給自己父母轉了1萬塊作為新年賀禮。
看到丈夫極力「挽尊」,小夏嗑著瓜子翻了個白眼,說:「婆婆又不缺錢,你這孝子也沒什麼用。」這話聽著特別刺耳,大家都笑得很尷尬,不想搭理她。
丈夫忍耐到了極點,當天晚上送走了客人,他和小夏在客房屋裡吵了起來。
丈夫說不通,氣得快哭了,最後說:「年後開始AA制吧,卡里的錢不用還給我,留著給你媽買菜用!」
說罷,丈夫去了另一間屋子睡覺,不想再搭理妻子。
小夏一盤算,真的要AA制的話自己就虧了,平時買昂貴的東西,她經常讓丈夫轉錢過來。
而且眼下小夏還想換手機、換個平板,沒了丈夫給的錢,卡里的那幾萬塊根本不經花。於是第2天,小夏就拿生孩子威脅丈夫,說是敢AA制就不給他生娃。
丈夫暴怒:「乾脆離婚算了!」
小夏看到丈夫態度堅決,於是偃旗息鼓,再也不敢吱聲了。
03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學問,而且很多時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不是在變化的,以前的強弱不等於現在的強弱。
就算跟某個親戚關係很差,也說不定有需要向他求助的那一天。
一:對於伴侶的人際關係,不要干涉太多
人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生物,感情的複雜多變,以及豐富的情緒,會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很多矛盾和誤解。
於是,也會出現「可能被欺負了,但是也說不清」的情況。
親戚之間更是如此,有的人很困惑,覺得小時候某個親戚對自己不好,但是家裡有困難時對方每次都積極幫忙解決,讓人摸不著頭腦。
其實這也是因為一些人表達友好的方式有問題,給人造成了誤解。
所以,就算是心疼自己的伴侶曾經的經歷,但是也要以伴侶自己的態度為主。
一般人總是說不清楚很多事情,連自己的心思、自己的成長都不能完全搞明白,更何況要搞明白別人以前的事呢,這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憑著一時意氣,破壞了伴侶的人際關係,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二:不要把伴侶的善意當成好欺負
善意不一定就是軟弱,也有可能是聰明地審時度勢。
有很多人覺得,既然結了婚,那麼伴侶的親戚也成為了自己操心的對象,生怕那些親戚占自家的便宜,或者給他們提供了幫助反而被坑。
這種想法很正常,但是也有些逾越,如果要做這種事,應該得到伴侶的首肯。
比如有的人自己本身就對親戚有提防,自然也贊同家人幫忙、集思廣益,免得被坑。
但是有的人和自家親戚關係複雜,也可能和親戚並沒有很深的人際關係捆綁,彼此只是表面過得去就行,這種「表面親戚」就不會太互相針對,也不找對方幫重要的忙。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大家都是對自家的情況更熟悉,主要還是應該管好自家的親戚,不要給伴侶添堵。
有的人對親戚態度看似和善,其實言談間滴水不漏,懂得審時度勢,拒絕被「白嫖」。
所以,在糾結伴侶家的親戚之前,更應該了解自己的伴侶持什麼態度,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