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戚之間更是如此,有的人很困惑,覺得小時候某個親戚對自己不好,但是家裡有困難時對方每次都積極幫忙解決,讓人摸不著頭腦。
其實這也是因為一些人表達友好的方式有問題,給人造成了誤解。
所以,就算是心疼自己的伴侶曾經的經歷,但是也要以伴侶自己的態度為主。
一般人總是說不清楚很多事情,連自己的心思、自己的成長都不能完全搞明白,更何況要搞明白別人以前的事呢,這是非常困難的。
如果憑著一時意氣,破壞了伴侶的人際關係,還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害。
二:不要把伴侶的善意當成好欺負
善意不一定就是軟弱,也有可能是聰明地審時度勢。
有很多人覺得,既然結了婚,那麼伴侶的親戚也成為了自己操心的對象,生怕那些親戚占自家的便宜,或者給他們提供了幫助反而被坑。
這種想法很正常,但是也有些逾越,如果要做這種事,應該得到伴侶的首肯。
比如有的人自己本身就對親戚有提防,自然也贊同家人幫忙、集思廣益,免得被坑。
但是有的人和自家親戚關係複雜,也可能和親戚並沒有很深的人際關係捆綁,彼此只是表面過得去就行,這種「表面親戚」就不會太互相針對,也不找對方幫重要的忙。
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大家都是對自家的情況更熟悉,主要還是應該管好自家的親戚,不要給伴侶添堵。
有的人對親戚態度看似和善,其實言談間滴水不漏,懂得審時度勢,拒絕被「白嫖」。
所以,在糾結伴侶家的親戚之前,更應該了解自己的伴侶持什麼態度,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