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是,易烊千璽飾演的孫均,在與三舅張大上演苦肉計和雙簧表演時,有沒有尊重過對面的何立(張譯飾演)?
孫均就不怕何立過來分分鐘戳破這場表演秀嗎?另外,孫均目的是將功補過,但他怎麼就敢確定,按住張大的那幾個小兵當場不戳穿事實,那幾個小兵就不能趁機揭穿孫均造假,然後向何立邀功嗎?
當時的狀況,雖然孫均是副統領,但秦檜查明張大一夥的目的後,將其關押,所以,不敢保證那幾個按住張大的小兵就一定是孫均的部下,且孫均丟官下獄,昔日的手下也不必對其忌憚啊。
因此,「四字」刮四字這段高潮戲,漏洞百出讓人如坐針氈。
細節滿滿
當然了,偶然也是推進情節發展的一個必要元素,《滿江紅》雖然存在不少邏輯問題,但它仍有細節上出彩的地方,並且有的細節隱藏的很深。
比如王佳怡飾演的「瑤琴」,名字大有玄機,出自岳飛《小重山》——「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細節滿滿。
其次是配樂,轉場時的各種配樂採用傳統豫劇,而且不同的轉場和人物行動任務出場時,所選的戲曲選段是不一樣的。比如瑤琴刺殺秦檜時,用的是《穆桂英掛帥》,提審時用的是《包公鍘美案》。穆桂英和包公對照奸臣秦檜,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還有時間線,影片採用直線敘事方式,古代一個時辰對應現在的2個小時,片中以寅時開始,到卯時結束。寅虎到卯兔,辭舊迎新,張藝謀玩轉新年浪漫細節。
櫻桃
最後提一個隱藏最深的細節,櫻桃!
全片數次出現櫻桃,無論是張大和瑤琴的「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還是桃丫頭手裡的櫻桃,其實都在提醒觀眾,櫻桃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
片中,車夫是桃丫頭的生父,但礙於行動不能相認。桃丫頭出場時,手裡是拿著幾個櫻桃的,那是她娘親給的。注意,車夫劉喜看到女兒手裡的櫻桃時,從兩人的對話中得知,桃丫頭的娘都是會給女兒將櫻桃的梗摘掉的。
但是劉喜被何立提審之後,張大悄悄將玉鐲塞給桃丫頭的過程中,他收到了桃丫頭給的一顆櫻桃,注意那顆櫻桃是帶梗的。
而瑤琴被侍女搜身,從而暴露出手裡藏的那一顆帶梗的櫻桃,這個細節很有深意。何立是如何斷定瑤琴與張大是一伙人?就是從這個櫻桃開始。
何立以桃丫頭為要挾,讓劉喜說出復仇小分隊的成員和目的之後,他轉頭就將桃丫頭放走。並且何立還故意換掉桃丫頭手裡所有不帶梗的櫻桃,如此一來,帶梗的櫻桃出現在瑤琴手裡,真相徹底暴露在何立眼中。
何立太聰明了,他提審劉喜時明明都已經知道了張大、丁三旺等人的計劃,但還是通過調換櫻桃,順藤摸瓜抓到了瑤琴這個計劃之外的張大的同夥,這個計謀實在是高。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