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似乎是察覺到婆婆對她的不滿,平時謹言慎行,跟婆家的親戚們沒有發生矛盾。
直到兒媳生娃之後,趙老師的大女兒做了一件不得體的事:她去參加弟媳孩子的滿月酒,卻沒有帶禮物或者紅包,完全是空著手去的。
按理說,趙老師的女兒這件事很明顯是做錯了,不論她喜不喜歡弟媳,她都要給弟弟一個面子,要是真的有矛盾,大不了不來參加,也不會給人添堵。
但是女兒卻帶著丈夫和孩子一起去,大吃特吃了一番,笑容滿面,就是不給禮物。
趙老師的兒媳很不高興,她的親戚和朋友還以為她在娘家被欺負了,還問她發生了什麼。
兒媳連忙解釋「啥事也沒有,姑姐私下給過我禮物」,她覺得自己被姑姐欺負,還要替姑姐撒謊圓場,實在是不像話。
但她也不想和婆家人吵架,再說了,她自己很能賺錢,誰稀罕姑姐給紅包啊?又不缺錢!
這麼一想,兒媳就更鬱悶了,覺得姑姐就是沒事找事。
兒媳最終還是把這件事忍下了,但是去婆婆家的次數變少了,不想和她們有過多的接觸,就推說自己工作忙。
趙老師這個做婆婆的,敏銳地察覺到兒媳的不滿,她可算是逮到機會了,又跑去鄰居家數落兒媳。她對鄰居說:「人家不就是吃她一頓飯嗎,一家人至於得非要給紅包嗎?窮瘋了!」
鄰居很無語,說:「你偏心你女兒別太過了。」
但是趙老師依舊不聽勸,在她眼裡,女兒做的任何事都是對的,女兒就是她最親的人,兒媳是外人,不該對自家女兒有任何意見。
好巧不巧,沒過2個月,趙老師的女兒懷了二胎,生了個男娃,滿月時也擺了酒請客。而這次,兒媳也是抱著娃和丈夫一起來參加,並且空著手,就像一年前姑姐的表現。
誰知姑姐竟然好意思問:「弟媳,你咋空著手就來了?」
兒媳也不是好惹的,回了一句:「這不是跟姑姐你學的嗎?」
這頓飯沒吃好,幾個人講話都陰陽怪氣的,親戚朋友們都看著,散場後議論紛紛。
趙老師非常生氣,不等宴會結束,就把兒媳叫出去到走廊上,逼著兒媳去給女兒補上紅包,但是兒媳直接拒絕了,並且語氣非常強硬。
兒媳說:「您偏心,我沒有意見,但是她不給我面子,我也沒有必要給她面子。您要是逼我的話,咱們以後都別來往了,或者您乾脆逼您兒子跟我離婚吧!」
撂下這話之後,兒媳直接抱著孩子走了,徹底不給婆家人好臉色。
趙老師氣得直跳腳,自己做婆婆的,一直就瞧兒媳不順眼,結果這小妮子竟然敢給自己臉色看?她果真去找兒子談話,逼著兒子跟兒媳離婚。
誰知她兒子根本不聽她的,反而說了句:「媽,你去勸勸我姐,別老乾這種丟人事。」
然後,趙老師的兒子也走了,之後他們夫妻倆很少出現。
趙老師到處說兒媳把自己兒子勾走了,但是她的朋友和鄰居只聽八卦,沒人真心同情她。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