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兒告了,只得600贍養費」為人父母,不是你想怎樣就能怎樣
作家八月長安曾說:「最容易令人感到溫暖和驚喜的是陌生人,因為你對他沒有期望;最容易令人感到心寒和悲哀的是親人,因為你愛他們。」
因為你深愛著親人,為他們付出了很多,期盼著他們也愛你,也為你付出,當他們不但不珍惜你的付出,還老是做出傷你心的事情,你之前的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這中間的落差感就是讓我們感到痛苦的根源。
親人之間的辜負、傷害,是最讓人感到痛苦的,也是極其容易發生的,只因你越看重親情,付出越多,越容易把他們慣壞了,遭到情感勒索。
什麼是情感勒索?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里寫道:「我們最關心、血緣最濃、交往最頻繁的人,對我們的殺傷力是最大的。這是因為我們互相知根知底,就算並非有意,也清楚能怎樣利用彼此心理和情感上的弱點,來達到目的。這導致了很多人際關係噩夢的基本形式——情感勒索。」
比如,啃老的兒女擅長打著為兒孫考慮的旗號,跟父母提無理要求的時候肆無忌憚,理所當然,只因他們知道,父母愛他們,即使要求再過分,父母也狠不下心來拒絕,只會想盡辦法滿足他們。
父母對兒女使用情感勒索,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孝道,是很多父母用來逼迫子女聽他們話的常用手段。
無論是當父母的,還是當兒女的,都要明白,雖然你應該愛他們,應該盡到自己的義務,但是,你沒有義務對他有求必應。一旦你把他們慣壞了,不但自己的利益會受到損失,兩個人的關係也會越來越差。不懂得滿足,這是人性。
「把女兒告了,只得600贍養費,那個死丫頭打電話給我,問我要銀行卡卡號,我要求加她聯繫方式,她都不肯,也不告訴我她現在住在哪裡。我真的是白養她一場了。」
拿到判決結果,杜阿姨雖然感到不滿意,認為錢太少了,但是也無可奈何。她想要拿到女兒的聯繫方式,再跟女兒打點感情牌,多要點兒錢,可是,女兒根本不給她找到自己的機會,這讓杜阿姨更加氣急敗壞,只能跟周圍人控訴女兒。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