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婆婆,總覺得照顧兒媳是一件非常跌份的事情。總是這樣想:自己辛辛苦苦一輩子,好不容易兒子成家立業,自己能夠過幾天清閒的日子,不管兒媳是不是需要自己,都不願意再為他們付出精力和時間。
可是往往兒媳生孩子的時候,需要婆婆的幫忙。這個時候婆婆就會很反感,不願意和兒媳有太多的交集。甚至會定很多規矩,而這些規矩就會傷害婆媳之間的感情,也會造成非常大的家庭矛盾。
作為婆婆,如果兒媳真的有困難,向婆婆請求幫助,婆婆應該給予適當的回應,而不應該總考慮自己的利益。因為婆媳之間的關係會相處很久,婆婆的年齡也會慢慢變大。人越老,身邊就越離不開人。有很多時候需要兒媳的照顧。
婆婆照顧兒媳,其實就像是往銀行存錢那樣,照顧兒媳就是「存感情」。等到需要兒媳照顧的時候,曾經的那些付出都會得到回報。如果能夠想清楚這一點,就不會牴觸照顧兒媳。再說了,都是一家人,不為難兒媳,就是不為難兒子。能夠適當的給予孩子們一些幫助,孩子們也會懂得感恩。
雖然婆媳之間的關係非常難處,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是如果想要增進感情,就是在危難之際可以雪中送炭。如果婆婆比較聰明,就不會做一些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在兒媳真正需要自己的時候,及時地出現在她的身邊,讓她能夠安心的恢復身體,讓孩子能夠得到照顧。
孩子也會和奶奶很親,兒媳也會尊重婆婆,也會用心照顧她,會在婆婆缺少東西的時候及時給她買回來,會知冷知熱,讓婆婆有一個幸福安穩的晚年。人和人之間的相處,都是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兩個人相處得越好,這個家也會更加溫馨和諧。
如果婆婆和兒媳經常鬧矛盾,兩個人總是針鋒相對,並且都覺得自己委屈,就會把簡單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複雜。
伺候月子工資一萬,不給就斷絕關係。
張自立的妻子劉曼妮生孩子,因為娘家不在本地,所以不方便有人來照顧。張自立想讓母親來伺候一下兒媳,母親堅決不同意。並且對張自立說:「我沒喝過你們家一碗粥,沒有吃過你們家一粒米,從你們結婚之後,就甚少跟我來往,憑什麼讓我去照顧她?」
張自立說:「你是沒有上我們家來過,但是逢年過節我們都會去看你,過生日的時候也會給你打錢,我們心裡都惦記著你,其實也可以請月嫂來照顧妻子,不是想讓你們能夠增進一下感情,不要總是這麼冷漠,現在正是一個好時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