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境團隊旅遊,時隔三年重啟,或有人會喜極而泣

2023-01-26     昀澤

出境團隊旅遊,時隔三年重啟,或有人會喜極而泣

1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通知,2月6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遊業務。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可開展產品發布、宣傳推廣等工作。

據悉,試點名單地區包括泰國、印尼、馬爾地夫、馬來西亞、新加坡、瑞士等20多個國家。閒閒財經認為,首批試點地區,顯然是對我國公民旅遊出行絕對友好的地區,不能讓中國旅遊團,花了錢還不開心。

標題中用「喜極而泣」,恐怕一點也不為過。就在1月8日,香港通關,首批入境香港旅客有人就表示,「心情激動、徹夜難眠」。

文化和旅遊部選擇在1月20日發布通知,這個日子特別有意義。2020年1月20日,我國對新冠採取了「乙類甲管」措施,這就意味著出國旅行受到了影響。而在2020年1月底,我國的團隊出境游徹底暫停。

在3年後2023年1月20日發布這個通知,出境團隊旅遊重啟,讓人喜極而泣的顯然不是旅客,而是旅行社。三年了,疫情三年,最難熬的行業恐怕就是出境遊了,哪個行業能夠忍受三年不開張?

盼星星,盼月亮,肯定是有的。

出境團隊旅遊,時隔三年重啟,或有人會喜極而泣

儘管出境游重啟,而旅行社恢復元氣,徹底走出困境,仍需假以時日,三年這個時間,對於企業來說,的確非常漫長。三年來,到底經歷多大的煎熬,恐怕只有親歷者才能體會箇中滋味。是啊,誰能眼巴巴地等上三年呢?

我們不妨從A股上市公司中抽調兩個樣本,一窺出境團隊游企業最近三年的真實現狀。

最慘的是凱撒旅遊,因為公司已經被「ST」了。

我們看公司疫情前的情況,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營業收入分別是80億、81億、60億,疫情影響下,2020年、2021年,營業收入分別下降到16億、9億,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再次比2021年大幅下滑63%,僅為2.85億,慘不忍睹。

需要指出的是,就在2022年的12月份,公司公告稱,存在2022年末凈資產為負的風險。ST凱撒,從2019年末每股凈資產的3元,到2022年3季度的0.03元,僅剩百分之一。而隨著全年業績報的披露,連這百分之一恐怕都沒有了。

出境團隊旅遊,時隔三年重啟,或有人會喜極而泣

眾信旅遊的情況相對好點,凈資產上看上去要比ST凱撒「富裕」得多。2022年三季度末,每股凈資產僅為0.25元,是2019年末的十分之一,彼時每股凈資產為2.56元。

如果從營業收入縮水程度上來看,眾信旅遊下滑得更嚴重,2017年、2018年、2019年,公司三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20億、122億、126億;而2020年、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僅為15.9億、7億,2022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再次同比下滑45%,僅為2.7億,比ST凱撒還少。

而眾信旅遊與ST凱撒最近兩年採取的股權質押策略不同,眾信旅遊大股東採取的是賣賣賣的模式,從2019年末持股30.26%,減少到了當前的16.33%,並且仍有進一步減持動作。

對於投資者來說,大股東頻繁減持,看上去的確不是一個好現象,而對於三年業務幅暫停的企業來說,危機面前,股權質押可能帶來股價下跌、質押逼倉「雙殺」風險。大股東減持,向企業借款,這是一個無奈之舉。

從企業經營來看,ST凱撒質押模式,如果出境游再有一年沒有放開,扛不住的機率很大。所以,我們能夠突然理解,黃光裕在國美零售上頻繁減持的原因,儘管股價已經跌得面目全非。不過,黃光裕又殺了一個回馬槍,又將以債轉股的方式增持國美零售,這讓人驚呼財技高手!

大年除夕了,癸卯年,顯然是走出低谷,煥發新生的一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