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服裝方面
注重人物角色在學生階段時置身於校園場景內的服飾裝扮,通常會選擇藍衣黑裙樣式的學校校服,以體現在校學生的身份和文明上進的校園學生形象。
(3)配飾方面
在配飾的選擇上,影視劇中的民國女學生追求造型小巧的髮飾,如流暢優美的蝴蝶髮夾,或在髮辮處系小巧精緻、具有青春校園感的蝴蝶結緞帶。
為了追求在校園內讀書的狀態和表現知識女學生的形象,還要搭配簡潔的小型方形手錶和圓框眼鏡。鞋襪方面,則會選取簡潔樸素的白色長筒襪和黑色搭襻平底鞋,以表現清新簡潔的學生形象。
(4)道具方面
在道具的選取上,影視劇中的「民國校園學生」經常呈現出手持厚重端正的藍皮國文課本、身背單肩書包的學生形象,因此通常會選取樸素的棉布書包以及書籍、課本,作為先進女學生的形象標識。
通過對角色設定下的「民國校園學生」進行典型形象提取和標籤化形象要素的分析,可得出校服裝扮作為彰顯學生身份的重要標識,呈現出校園內青春積極的女學生形象,
對打造該類角色形象、為當下人提供形象參考具有很大作用。
服裝樣式分析
基於以上解讀,影視劇「民國校園學生」的服裝樣式特徵包括上衣下裙式的學生裝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在款式搭配上,「民國校園學生」形象下常見的服裝整體為小A型的合體樣式,包括平袖立領直袖短衫與過膝半裙、西式百褶裙,搭配方式為上衣下裙,表現「民國校園學生」朝氣蓬勃、積極上進的新式學生形象;
在款式構成要素上,上裝通常表現為直身收腰,右衽大襟,立領,平袖,弧形下擺,衣長過腰、袖長過肘,領、襟、袖口、下擺處用灰藍色緄邊。
下裝則為過膝半身裙或西式百褶裙。款式簡潔、裝飾簡少,展現出校園內朝氣蓬勃、文明上進的學生形象。色彩使用上,「民國校園學生」形象下學生裝的服裝色彩包括淺米、淺灰藍、灰藍、淡青等低飽和度色彩與深綠、孔雀藍、黑色,表現學生形象的低調內斂與素雅特徵。
面料選擇上,乾淨樸素的棉布契合新式學堂學生簡樸形象,而深色的絲絨面料低調有質感,是較為開明富有家庭的中學生群體常選擇的校服面料,契合貴族女子學校下素雅精緻的學生形象。
圖案選取上,會選用規律有序的豎條紋、方格紋等小巧簡單的平鋪滿印印花圖案,以體現簡潔大方的學生氣質,或使用清新幽雅的小型簇花紋樣,以立體繡花的形式繡在領口處,呈現民國學生低調內斂、清新安靜的氣質形象。
工藝使用上,通常會選擇簡潔素雅的一字布扣和單色緄邊,表現「民國校園學生」低調內斂、質樸清新的形象特徵。
基於以上分析可知,影視劇中的「民國校園學生」在進行角色形象塑造時追求清純、文明、上進的學生形象,通常會梳雙麻花辮或垂髮,穿上衣下裙式學校校服、背書包、手拿書本演繹在校園內上課的進步學生形象,呈現出清純內斂、求知上進的形象特徵,給當下年輕女性提供形象模仿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