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小敏成績差到只能上大專,父母那段時間總是唉聲嘆氣。
這所大專院校里可謂是「人才濟濟」,小敏在這裡更是無心學習,跟著舍友到處玩。
畢業後,小敏也只能做一些月薪3千的工作,餬口是夠了,但是也沒有什麼上升空間。小敏不肯出力氣,連個主管也不想當,成天就是混日子。
在這樣的情況下,她又迷上了打遊戲,往遊戲里充了好多錢,漸漸得更加拮据。她不想讓父母知道自己打遊戲的事,就說是談戀愛花掉了,給男朋友買禮物了。
小敏從來不讓男友見父母,也是怕露餡。
後來,小敏發現了一個「絕妙」的省錢辦法,那就是蹭父母的飯。
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她就買一百來塊錢的禮物拎回家裡,趁機就住在父母家,住在她以前上學時住的房間,說是想家了。
每次一住就是十天半個月,上半年節日多,她幾乎就能一直賴在父母家。下半年,她就趁國慶節的時候來,就說自己一個人住出租屋太冷,取暖又費錢,於是一直在家過冬。
等到過年了,小敏又說自己公司放年假一個月,於是又能蹭吃蹭喝一個月。
父母一開始並不反感,就算女兒日子過得不好,當年高考的時候讓父母很失望,但是這畢竟是親女兒,父母仍舊疼愛她。
但是,一晃就過去了4年時間,父母每年為了養女兒花了不少錢,退休金用掉不少,存錢的速度也下來了,父母就不太高興。
而且女兒越來越過分,以前還給父母花點錢,也時不時買菜做飯,現在是一毛不拔!
母親有時候對老伴兒和兒子抱怨,說女兒已經成了一個啃老族,令她很失望。
與此同時,兒子也要結婚了,又花去不少錢,看在辦喜事的份上,母親沒有跟女兒計較。
等到女兒搬出去住了2個月,又用過年當藉口,招呼都不打就搬回來,在家裡賴著蹭吃蹭喝的時候,母親是徹底怒了。
她想不通,女兒以前很乖巧懂事,她的教育到底是有多失敗,能讓女兒變成這樣?
母親覺得不能再慣著女兒了,就把小敏叫到跟前,說:「閨女,你也別怪我思想太封建,我覺得既然你哥結了婚,那以後這就是你哥嫂家了,不是你的娘家。你又不用給爸媽養老,以後就別來了,我這是為你好,省得到時候你嫂子家有意見,說我偏心眼。」
小敏心裡一驚,「飯票」沒了,以後自己該怎麼辦?
但是不論小敏如何耍賴、抗議,母親態度都非常堅決,逼著她立即收拾東西離開。
小敏已經很久不努力賺錢了,她習慣了被父母伺候著,現在被「趕出家門」,她仍舊不想考慮以後的事,於是繼續住在她的出租屋裡,過著拮据的生活。
03
在學生時代,小孩被同學欺負是比較普遍存在的事,多數情況下,欺負不會很過分,被霸凌出心理疾病的是極少數人。
很多小孩就是因為有父母可以依靠,才會保持內心的健康。
一:父母支持孩子時,也要重視規訓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